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作品之多与精品与文人的小情趣

时间:2009-06-17

那么,这么多的文学作品是不是精品不多?精品与次品与文人的小情趣之间是不是有着一定的关联? 当然有关联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86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文学史上的作品浩如烟海,各种题材的,各种风格的都有,而且还不乏文体的创新。那么,这么多的文学作品是不是精品不多?精品与次品与文人的小情趣之间是不是有着一定的关联?

当然有关联。古代的文学作品非常多,流传到现在的也不少,即便是现当代的文学作品也是非常多的,要想读完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于是,人们就要阅读精品。所谓的精品都是经过很多读书大家或者名人推荐的,而这种推荐大多都照顾了大层面的事件和情感,而非一种文人的小情趣。但并不能说文人的小情趣不是精品,也不能代表一种风格。诚然,文人小情趣是一种风格,没有什么家国层面的东西,更多表现自身的事件、情感和命运,有时候不免自怨自艾,甚至很自恋,但并不妨碍这些小情趣成为一种风格,也不妨碍流传久远。李白的诗歌很多都是悲叹自身命运的,要得到朝廷启用,要“天生我材必有用”,要“长风破浪会有时,只挂云帆济沧海。”雄心勃勃,但只是个人的一种情绪表达,当然还有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愿望,流传下来,让后人知道他是一个想为朝廷报效出力的人。虽然事实上李白仕途不顺,但并不妨碍他的个人化抒情。还有被后人贬低的宫体诗,其中很多诗歌都是不错的精品,并不能说描写个人闲暇时候的小碎光阴就犯了大忌,就不能流传。李清照的“才下眉头,又上心头。”让多少人深有体会?苏东坡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让多少人产生情感共鸣?或许,只是人们受了某种意识形态的影响,才会带了有色眼镜去看一些文人的小情趣吧。那么,所谓的文学精品又如何呢?

大多描写家国的大概念,描写生活面很广的作品。如此一来,很多大概念就会流行,大的主流叙事就会流行,而忽略了一些个人感受。或许,这种文学的审美受了政治的影响,而且每个朝代的文学鉴赏都会受到政治的影响。看看那些禁书就知道了,有些朝代禁止一些书籍流通,而到了别的朝代,却可以公开流行。《水浒传》被禁过,《金瓶梅》被禁过,《娜娜》被禁过,《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也被禁过。可以说,文学不仅成了反映生活的一面镜子,而且成了反衬政治生态的一面镜子。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文学变得傻大粗了,变得俗气了,只是兼顾了通俗易懂,描述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却忽视了个人化的表达。难道写作品的作家失去了自我吗?或许是吧,在时代的洪流中,很多作家很难独善其身,有时候竟然受到种种势力的胁迫,写出一些违心的话,甚至还要结集出版。但随着历史的前进,这些所谓的作品只能被扫进故纸堆,或者沦为笑柄。

作品多了就要审视一下,是不是有些作品不值得看,有些东西不值得欣赏。不然,只是随便乱翻书,就会迷失在书海中不得要领。当然,喜欢什么风格的作品全凭读者来决定,其他的力量不能干涉。但事实上不是这样,而是大相反。古代很多朝代都要用政权干涉人们的阅读,要保留一些对证权有好处的作品,而禁毁一些对政权没有什么好处的作品,甚至要引申开去,讨好皇帝的喜好。清朝禁毁很多书籍,还编订大型的《四库全书》,任意删改很多民间藏书,弄得《四库全书》成了删改本大全,与其说是传承文化,不如说是以一种意识形态摧残文化。文化发展是多元的,文学也是如此,并不能用强权来干涉,更不能随意讨好皇帝。有皇帝喜欢假大空的文章,官员们就要想方设法做一些这样的文章讨好皇帝,还有的负责文学作品审核的官员竟然编选很多假大空的集子流传于世,很多出版商也要出版这样的集子,很多作者也要闻风而动,写一写这样的书。于是,市面上流传的书籍大多数都成了假大空的东西,让人不忍卒读,但还是有很多相信“开卷有益”的读者要买来读一读,有的还要写心得笔记,而更多的心得笔记都被一些官员们写了,交上去,算是表明了忠心。皇帝当然很高兴,不但天下太平,而且文学、文化领域也一片太平,什么能比太平要好呢?

认为描写文人小情趣的境界太狭小,属于次品,而描写生活大场面的就是精品的观点是极端片面的,也是错误的。文学作品很多,读者选择什么样的作品是读者的自由,要是连这种自由都被一种无形的力量干涉,那么,文学也就失去了独立性,变得不自由起来。其实,很多文学发达的时代都是文化昌明的时代,但也有战乱的时代,各国的国君顾不过来,不会对文学横加干涉了,才导致了文学的大兴。作为读者,既要看到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又要看到所谓的精品和文人小情趣之间的微妙关系,同时也要看到经过意识形态影响甚至筛选的作品的局限性。挑选自己认为好的作品来读,不要顾忌太多,也不要为作品太多而烦恼,更不要被所谓的精品所迷惑,当然也不能完全沉迷于文人的小情趣,需要有鉴别,不自私,勇猛而精进。如此一来,读者就自由了。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作品之多与精品与文人的小情趣》,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儿童文学《三个铜板豆腐》 作品评析

儿童文学《三个铜板豆腐》 作品评析

...很经典。出处、作者选自张美妮主编《中国当代儿童小说精品文库》,新蕾出版社2003年版。任大星(1925-一),浙江萧山人, 当代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著有儿童小说《野妹子》、《双简猎枪》、(吕小钢和他的妹妹》、《湘湖龙王庙...

2020-07-02 #经典句子

文博会精英精品荟萃 省画院百余幅作品“话”龙江故事

文博会精英精品荟萃 省画院百余幅作品“话”龙江故事

...、有筋骨,浸润龙江乡土芬芳,展现龙江风格气派的艺术精品,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新期待。省画院副院长秦宏表示,省画院多措并举,组织书画家面向基层、服务群众,用多彩的画笔、深远的画意,描绘美好生活...

2019-09-08 #经典句子

唐宋劳动诗词大全:从作品数量上看古代文人对底层的关注度

唐宋劳动诗词大全:从作品数量上看古代文人对底层的关注度

...。劳动诗词当中,多半是田园生活类,而田园生活又多是文人内心向往但实际又不肯亲自去做的,类似于今人对乡村游的热衷,去体验一二,无妨;让他们一年四季亲自耕种,那是万万不能的。至于通过描写劳动之艰辛来表达对...

2013-04-19 #经典句子

国画竹作品赏析 文人墨竹画作品赏析

国画竹作品赏析 文人墨竹画作品赏析

...欢用诗画结合的方式创作, 所作的花鸟画也诗情画意、文人艺术气息十足,是一位非常有投资价值的当代画家,他的作品无论是作为字画收藏还是家居装饰都是非常不错的选择。郑晓京老师笔下也有一系列清雅动人的墨竹画,...

2023-10-11 #经典句子

物言携中国茶文化使者访英 匠人作品受英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物言携中国茶文化使者访英 匠人作品受英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黄明共同制造的代表广府陶瓷文化的西村窑陶瓷艺术茶具精品作为礼物赠予英国各大博物馆收藏。此次的茶具精品采用了水晶、玛瑙、石英等天然矿物,把岩泥与釉料的矿物充分熔合,经过1200多度的高温烧制及工艺繁复的各种...

2015-04-07 #经典句子

制墨业的精品发展路是古代文人们对于墨的狂热收藏癖好所推动的

制墨业的精品发展路是古代文人们对于墨的狂热收藏癖好所推动的

使得人情往来褪去了俗世的功利意味。如李白曾写过一首《酬张司马赠墨》诗:“上党碧松烟,夷陵丹砂末。兰麝凝珍墨,精光乃堪掇。黄头奴子双鸦鬟,锦囊养之怀袖间。今日赠予兰亭去,兴来洒笔会稽山。”按照赏墨经验,...

2007-01-11 #经典句子

两会有话说|女性委员心目中文艺作品的中国气象

两会有话说|女性委员心目中文艺作品的中国气象

...觉得自己渺小,要学习,要下功夫。想想把一部影片拍成精品,就是要下狠功夫。提到对于总书记提出的“以明德引领风尚”这一要求,陈力表示,文艺工作者的“站位”要想有所提升,就必须扎根人民,同时不断思考总结、以...

2024-01-16 #经典句子

“十月文学院影视创作中心”在京成立 对话文学作品的影视转化

“十月文学院影视创作中心”在京成立 对话文学作品的影视转化

...作为专业文学机构与公共文化平台,一直致力于推动文学精品的多形态转化。据主办方介绍,“十月文学院影视创作中心”的宗旨是搭建专业平台、聚拢优质资源,推动优秀?学作品的影视转化,通过创新思维与运作模式,打造...

2011-04-26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