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姓氏文化探源——欧姓

时间:2009-05-01

姓氏文化探源欧姓传承姓氏文化,弘扬中华精神。欧姓是现在较常见姓氏。汉族、怒族、水族、瑶族、苗族、侗族、土家族、傈僳族等多个民族都有此姓氏。今天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51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姓氏文化探源

欧姓

传承姓氏文化,

弘扬中华精神。

欧姓是现在较常见姓氏。汉族、怒族、水族、瑶族、苗族、侗族、土家族、傈僳族等多个民族都有此姓氏。今天带大家走进欧姓的世界。

姓氏起源

根据传说和文献记载,欧姓主要有以下几种来源:

源流一

出自姒姓。与欧阳姓同宗。夏朝帝王少康的儿子无余,被封于会稽,建立了越国,为诸侯国。到春秋的时候被吴国给灭掉了。十九年后,勾践又复国。到勾践六世孙无疆为越王的时候,越国被楚国所灭,无疆的次子蹄被封于乌程欧余山的南部,以山南为阳,所以称为欧阳亭侯,无疆的支庶子孙,于是以封地山名和封爵名为姓氏,形成了欧、欧阳、欧侯三个姓氏。后来虽然也有欧阳、欧侯省姓为欧,但是起源仍为这一支。

说到这里可能大家很好奇欧姓后人与欧阳姓有着怎样的关系。下面是历史上欧阳、欧氏与越国之渊源关系的记载:唐太宗敕定《欧阳氏谱序》:“欧阳氏者,越王之胤(裔),姚(摇)王之始也。越王无疆之子,封于乌程欧余山之阳,为欧阳亭侯,因以为氏。”

《路史》“欧条”上记载说:“越王无疆次子,封乌程余山之阳,后有欧氏、欧阳氏。”

《书·宰相世系表》云:“夏少康庶子封于会稽,至越王无强,为楚所灭,无强子蹄,更封于乌程欧余山之阳,为欧阳亭侯,遂以为氏。”

《元和姓纂》载“瓯:东瓯王之后”。

欧阳六宗世次总歌选段:“因封受姓曰欧阳,道德文章百世芳。上溯黄帝及大禹,禹第五世名少康。 庶子无余封会稽,二十余世至允常。常子勾践封越霸,传衍六世乃无疆。 伐楚楚伐族属散,子蹄封欧余山阳。苗裔因之为姓氏,五世名摇汉封王。”

源流二

出自独孤氏。由于逃亡、迁徙、避难以及其它原因,同一个祖宗的后人分别拥有不同的姓氏,在三国时期独孤氏一部分人改成了欧氏。

源流三

来自孔氏。汉朝时孔氏的一些人为了避嫌改姓了欧氏。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欧姓是来源于少数民族汉化改姓,如蒙古族努图格沁氏,源出蒙古察哈尔部,明朝时期所冠汉姓即为欧氏,世代相传至今。

历史人物

从古至今,欧姓出过不少的历史名人,为后人留下了深厚的宝藏。今天就为大家介绍欧大任与欧冶子。

欧大任

欧大任字桢伯,号仑山。因曾任南京工部虞衡郎中,别称欧虞部。明正德十一年出生于一个世代书香之家。

他从小就聪颖好学,家中广有藏书,给他提供了有利条件。他“博涉经史,工古文辞诗赋”,并喜欢体育运动,擅长踢球、击剑。14岁时,督学曾集中十郡的优等生会考,他三试皆列第一,名噪诸生。他和梁有誉、黎民表、梁绍震等人是十分友好的同学,在著名学者黄佐门下读书,很有得益。无奈文运不佳,八次乡试均落榜,直到嘉靖四十二年,47岁的欧大任才一鸣惊人,以岁贡生资格,试于大廷,考官展卷阅览,惊叹其为一代之才,特荐御览,列为第一。由是海内无不知欧大任,名声远播。

但他在盛名之下,阻滞京师七年,宦途毫无寸进,直至隆庆四年,他才得以循资授官江都训导。他曾上书皇帝,建议四事:“一曰率讲习以敦明实学;二曰申法制以广生徒;三曰修载籍以重掌故;四曰崇实学以表贤才。”这些都是倡兴文教的措施。他的才名渐著,当时历下、琅玡的学士主盟词坛,争相推重欧大任,日与唱酬,声名益起。万历皇帝巡幸太学,欧大任得侍左右,万历帝常识他的文才,御书“不二”两个斗大的字赐给他。不久,欧大任改任大理寺左评事。他秉法办事,多次平反冤狱,不受权贵嘱托。黄太监之侄杀了人,司寇打算设法为之抵罪,被欧大任正。

欧大任一生著述甚丰,著有《百越先贤志》、《广陵十先生传》、《平阳家乘》及文集,另有《思玄堂集》、《旅燕集》、《浮淮集》、《轺中集》等诗集,已由后人汇刻为《欧虞部诗文全集》行世。 但他的文学成就主要在诗歌上,传世之诗有千余首,尤以自抒胸臆、不依傍古人者为佳。

欧冶子

追溯中华民族的铸剑文明,不得不提的一个人就是欧冶子。欧冶子,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越国人,中国古代铸剑鼻祖,龙泉与湛卢剑的创始人。福州古称冶城,市北的冶山和剑池,是欧冶子铸剑的地方。另福建北部的湛卢山,浙江龙泉七星井,均有欧冶子铸剑遗迹。

欧冶子诞生时,正值东周列国纷争,楚先后吞并长江以南45国。越国就成为楚国的属国。少年时代,他从母舅那里学会冶金技术,开始冶铸青铜剑和铁锄、铁斧等生产工具。他肯动脑筋,具有非凡的智慧;他身体强健,能刻苦耐劳。他发现铜和铁性能的不同之处,冶铸出第一把铁剑“龙渊”(后改名龙泉),开创中国冷兵器之先河。

欧冶子铸造的一系列赫赫青铜名剑,冠绝华夏。在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的争霸战争中,显示了无穷威力与摄人心魄的艺术魅力。欧冶子曾为越王勾践铸了五柄宝剑:湛卢、巨阙、胜邪、鱼肠、纯钧;为楚昭王铸了三柄名剑:七星龙渊(后因在龙泉处铸剑,改名龙泉剑)、泰阿、工布。据《越绝书》记载,欧冶子曾应楚昭王之邀与干将(传说与欧冶子同师)一起“凿茨山,泄其溪,取铁英,作为铁剑三枚:一曰龙渊、二曰泰阿、三曰工布(一作工市)”。楚王曾引泰阿之剑大破晋郑王三军。

上述记载,虽然带有传说的成分,但也足见欧氏所铸之剑之绝妙。欧冶子铸的剑以湛卢剑最为有名,称为“天下第一剑”。

虽然在古代,科学技术并没有如今发达,但古人非凡的智慧与高超的技艺不容我们小嘘。

姓氏文化

字辈

欧氏通谱字辈歌:“因封受姓曰欧阳,道德文章百世芳。上溯黄帝及大禹,禹第五世名少康。庶子无余封会稽,二十余世至允常。常子勾践封越霸,传衍六世乃无疆。伐楚楚伐族属散,子蹄封欧余山阳。苗裔因之为姓氏,五世名摇汉封王。涿郡太守分两派,千乘渤海号洋洋。千乘八世为博士,至歙伏法子复殇。惟有渤海流庆远,曰举迹纯渡晋江。太守坚石名赫赫,外甥为着石崇亡。质与崇文奔长沙,伯仲卜居在临湘。又传六世景达著,文忠谱揭大宗坊。达生宝颇颇生纥,率更令询誉望张。唐主宠遇弘文馆,敕修宗谱名益扬。通生幼明明生昶,琮刺吉州名始昌。谱称琮公生七子,袁吉衡州同豫章。八世彪彤万兄弟,彪徙广州系久亡。彤分常溪与蜀口,彼各派列此莫详。万公乾符令安福,词谱尊为一世昂。二世生和三世雅,四州效楚列行行。效生之子谟托詃,楚生堂弘戌三房。五世六宗皆蕃衍,代产名贤与忠良。从今再修支谱后,递传世世信有光。”

。。。。。。

-END -

感谢您长期以来对谭论古今的关注与支持,请多多提出您宝贵的意见!!

文字|谭论古今

排版|谭论古今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姓氏文化探源——欧姓》,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中国姓氏文化之复姓探源——欧阳

中国姓氏文化之复姓探源——欧阳

...下,而家,便是整个社会结构的基础。以血缘为纽带,以姓氏为区分,建立宗族秩序,家,成为中国文化最重要的一部分。家——从家庭进而到家族,姓氏是最直接最基本的划分前提,是血缘关系重要的标志和符号。中国是一个...

2010-03-20 #经典句子

姓氏文化探源——乔姓文化渊源及乔家大院

姓氏文化探源——乔姓文化渊源及乔家大院

姓氏文化探源乔姓姓氏释义(1) (会意。从夭,从高省,高亦声。夭,象人(大)行走的样子。本义:高)(2) 高耸。多用以形容树木乔,高而曲也。——《说文》乔,繁体乔字从夭从高。乔字属于夭字族。在夭字族里,夭字都是声符兼义符。...

2013-03-19 #经典句子

姓氏文化探源之申姓文化起源及其历史名人有哪些?

姓氏文化探源之申姓文化起源及其历史名人有哪些?

申姓氏起源及其文化渊源十分复杂。下面和各位先聊聊起源。源于姜姓出自姜姓。远古的时候炎帝神农氏出生于姜水而姓姜,上古周朝子孙后裔申吕,被周王封于申(在今河南南阳市北),随后建立申国,子孙以国名为姓氏,世...

2008-04-24 #经典句子

《中国经济大讲堂》20211017 探源中华文明:为什么是上下五千年?

《中国经济大讲堂》20211017 探源中华文明:为什么是上下五千年?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中华文明是世界几大文明之一,也是几大文明当中唯一延绵不断延续至今的文明。中华文明起源是中国考古学最重大的研究课题,也是世界人类文明史的研究当中大家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期节目邀请中国考...

2018-04-13 #经典句子

成语探源:一诺千金是啥意思?典出何方 与哪位古人有关?

成语探源:一诺千金是啥意思?典出何方 与哪位古人有关?

作者:李大奎"一诺千金"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个成语,意思是言而有信,承诺的事一言为定,绝不"食言而肥",不开空头支票,不"三反四覆",因为"一诺"价值千金,分量很重。为此告诫世人:做人一定要守信用,这是安身立命的...

2017-12-18 #经典句子

襄阳古隆中文化探源:明《汉武侯像》——诸葛亮石刻画像存世最早的珍品

襄阳古隆中文化探源:明《汉武侯像》——诸葛亮石刻画像存世最早的珍品

...莉个人画扇、素描艺术展亮相襄阳原标题:《襄阳古隆中文化探源:明《汉武侯像》——诸葛亮石刻画像存世最早的珍品》

2023-12-25 #经典句子

探源良渚文明的闪耀“星斗”——梅岭玉遗址

探源良渚文明的闪耀“星斗”——梅岭玉遗址

为进一步挖掘梅岭玉作为良渚文化玉料来源的佐证,5月27日—28日,梅岭玉与良渚文明学术研讨大会在天目湖畔召开。本次活动由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专业委员会、江苏省考古学会、溧阳市人民政府主办,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

2015-05-06 #经典句子

中华姓氏文化多领域融合发展座谈会 用东方智慧与世界对话

中华姓氏文化多领域融合发展座谈会 用东方智慧与世界对话

...什么是中华民族的根脉灵魂?我们如何用多形式展现中华姓氏文化,用东方智慧与世界对话?2019年05月19日,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姓氏文化委员会会长杨立龙主持召开多领域姓氏文化座谈会,旨在与社会各领域专家、学者共同探...

2023-12-26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