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2018年读书笔记第111本·曹文轩《草房子》

时间:2009-02-08

作品中讲述了男孩桑桑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36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草房子》是作家曹文轩创作的一部讲究品位并曾获得过公认性奖项的少年长篇小说。作品中讲述了男孩桑桑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这六年,是他接受人生启蒙教育的六年。

小说主要讲述了一个少年男童的小学6年生活,其中有他亲眼目睹或直接参与了一连串看似寻常但又催人泪下、撼动人心的故事:少男少女之间毫无瑕疵的纯情,不幸少年与厄运相拼时的悲怆与优雅,残疾男孩对尊严的执著坚守,垂暮老人在最后一瞬所闪耀的人格光彩,在死亡体验中对生命的深切而优美的领悟,大人们之间扑朔迷离且又充满诗情画意的情感纠葛……

本书格调高雅,由始至终充满美感;不仅适合少年阅读,也适合成人阅读。

小说中的几个人物

金色的草房子,苦苦的艾叶,静静的大河,一望无际的芦苇荡。这就是油麻地。那里生活着一群可爱的孩子:顽皮、聪明的桑桑,秃顶的陆鹤,坚强的杜小康以及柔弱、文静的纸月……

桑桑

在人们心中,桑桑是一个顽皮,每天都只知道玩,弄得一身乌黑,脏不垃圾的小p孩。

后来,纸月来了,纸月与桑桑的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桑桑正在喂他那纯一色的白鸽。而纸月则被白鸽的突然起飞与那么强烈翅响惊得紧紧搂住外婆的胳膊,桑桑抬头则看到了外婆身旁一张微仰着的脸、一对乌黑乌黑的眼睛。桑桑有生以来看过这么白净、炯炯有神的女孩子,他惊呆了,也开始为自己的一双满是污秽的黑乎乎的手感到难为情了。

自从纸月来了自后,桑桑的命运开始转变了,开始长大了。从桑桑的经历中,明白了人总是要成长,要面对许多坎坷,我们不应该软弱,不应该逃避困难,而应该勇敢地向前走,永不言弃。

秃鹤

一个十足的小秃子,受到了许多人的嘲讽,心中装满了苦涩。但是他有着令人佩服的尊严,他有着不同的对尊严的看法。

在一次表演上,秃鹤不怕大家嘲笑,扮演了一个坏蛋的角色,为学校增添了荣誉是他又一次融入了这个大集体。是的,秃鹤虽然有着丑陋的外表,但他却有一颗热爱集体的心。因此,曹文轩在描写秃鹤的最后一段中写道:“纯净的月光照着大河,照着油麻地小学的师生们,也照着世界上最英俊的少年……”

最后,经过他的坚持,他得到了众人的认可,也诠释了尊严的含义。

杜小康

曾是油麻地最富有的人家。生长在高大阔气的红门里。一夜之间,他家里变得一贫如洗,学习名列前茅的他不得不辍学在家,和父亲放鸭子,希望一次又一次破灭。

杜小康从油麻地首富之家的"天之骄子",突然之间经历了家境的败落,在被迫辍学后,随父亲远走芦荡养鸭,放鸭失败后,他把五只很大的、颜色青青的双黄鸭蛋全部送给了桑桑。这五只鸭蛋,大概是他从大芦荡带回来的全部财富,而桑桑为了杜小康也把自己心爱的鸽子卖掉了,将钱统统给了杜小康帮助他渡过难关。两人之间的友谊纯洁透明,真挚无私。

但一直生活在蜜罐里的杜小康,在苦难面前表现得分外勇敢和坚强,在杜家山穷水尽遭到灭顶之灾时,勇敢地站了起来,继承父业,他没有放弃生活,毅然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在学校门口摆起了小摊,让每个人都看到了他坚韧之后的美丽与优雅。到最后成长为一个坚强的为家庭生计拼搏的男子汉,留给我们的是他成长中闪光的人格魅力。

杜小康与厄运相拼时的悲怆与优雅告诉我们:苦难来临时,我们不能逃避,而要满怀希望,微笑面对。

细马

一个领养来的孩子,在一个陌生的世界里,感觉到了被别人排挤,无法适应新的生活。他选择了逃避,拒绝和同学交谈,选择了与羊为伍,开始了放羊生活。当他能听懂当地的方言时,他用笨拙的"骂人和打架",希望得到别人的"招惹",以泄他对在教室里读书孩子们的嫉妒。在与邱二爷邱二妈的相处中,从最初的冲突排斥到最后与邱二妈相依为命,倔犟的细马咽下委屈,当养父母家的房子被水淹没后在本可继承的房产荡然无存之时,毅然挑起了生活重担,立志为妈妈造一座大房子,俨然成长为一个独当一面的男子汉形象。

秦大奶奶

是书中最顽固的一个人,在油麻地生活了几十年,房子龟缩在小学的西北角,是学校的一个污点,学校花费了十几年也没能将她赶出校园。在当地人的眼中,她是个可恶的老婆子,总在学校里搞破坏。然而在一个春季,她冒险救了落水的乔乔。在油麻地人悉心照顾下,半个多月后才勉强下地。从此,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自动离开校园、用拐杖赶走闯进校园的鸭子,用拐杖关她够不着的窗户……最后,她竟为了学校的一个南瓜,不慎落水而永远地离开了。

是什么使她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是什么使她为了一个区区南瓜不顾眼前白花花的河水吧?是什么使她在垂暮之年发出人性光彩?是爱!是油麻地人的淳朴,是油麻地人对她纯真的爱。也是她那颗感恩的心。关爱、淳朴、感恩书写了秦奶奶完美的最后一笔。

桑桑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六年中,他亲眼目睹或直接参与了一连串看似寻常但又催人泪下、撼动人心的故事,一切,既清楚又朦胧地展现在少年桑桑的世界里。这六年,是他接受人生启蒙教育的六年。

没的力量绝不亚于思想的力量。一个在深刻的思想都可能变为常识,只有一个东西永久不衰,那就是美。

《草房子》是一个美好的所在,它让我们想起浪漫、温馨、遥远,想起浪漫的童话。

------------------------------------------------------------------------

西塞罗说:“受惠的人,必须把那恩惠常藏心底,但是施恩的人则不可记住它。”

愿在长路漫漫的人生中,读书成为你对抗岁月流逝的最好方式。

愿每一本书都是一道烛光,即便微小如豆,也能在漆黑的夜里,给你力所能及的光亮。

唯有读书,既让你及时审视内心,又让你抬头看到诗与远方。

只想在有限的生命里,做自己喜欢的事,写自己喜欢的话语,快乐地活着,去遇见一个更好的自己!

读的书越多,越发现自己懂得了解的越少。看别人的一生很快,过好自己的一生又很难;从别人身上发现缺陷很容易,自己却又很容易固步自封,因循守旧。还好,人生那么长,慢慢成长吧!

配图源于网络,感谢原图!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2018年读书笔记第111本·曹文轩《草房子》》,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读曹文轩《草房子》 学6大创作技巧(1):三扔帽子为哪般?

读曹文轩《草房子》 学6大创作技巧(1):三扔帽子为哪般?

...觉得自己想哭,于是就小声地呜咽起来。”——曹文轩《草房子》《草房子》,是一本关于少年成长的小说,体现的是对人性的体察与关怀,对美的向往与追求。它是当代著名作家、国际安徒生奖获得者曹文轩先生的代表作。这...

2014-12-05 #经典句子

读曹文轩《草房子》 学6大创作技巧(5):绝处逢生的桑桑

读曹文轩《草房子》 学6大创作技巧(5):绝处逢生的桑桑

...豆豆创作技巧(5):创设跌宕情节,增强表达效果。《草房子》这本书,从章节布局上来看,是以人物为中心的。每个章节都在描述一个主要人物,但有一个人却贯穿了全书,他就是桑桑。桑桑是个怎样的孩子呢?他很顽皮。...

2009-08-23 #经典句子

曹文轩《草房子》。

曹文轩《草房子》。

...91年,推出小说《山羊不吃天堂草》。1997年,出版小说《草房子》,并担任改编电影编剧。1999年,出版小说《根鸟》。2005年,推出小说《青铜葵花》。2016年4月4日,曹文轩获“国际安徒生奖”,这也是中国作家首次获此殊荣。...

2011-08-10 #经典句子

曹文轩纯美小说自选集正版包邮/草房子青铜葵花根鸟蜻蜓眼等6册

曹文轩纯美小说自选集正版包邮/草房子青铜葵花根鸟蜻蜓眼等6册

曹文轩纯美小说自选集正版包邮/草房子青铜葵花根鸟蜻蜓眼红瓦黑瓦山羊不吃天堂草/曹文轩儿童文学系列全套曹文轩纯美小说自选集 纯美的阅读 经典的陪伴《青铜葵花》看苦难岁月中的邂逅,如何让生命绽放温暖与大爱。...

2007-09-12 #经典句子

曹文轩——《草房子》有写出你的童年吗?

曹文轩——《草房子》有写出你的童年吗?

...也是自选课本的长客。曹先生的书看得不多,第一本便是草房子,从第一次看到如今,十多年过去了。来来回回的翻过数遍,还是舍不得忘却其中一些趣事。我并非是一个爱细究先生们作品的人,可我就是爱细看曹先生笔间的世...

2023-10-09 #经典句子

读曹文轩《草房子》 学6大创作技巧(6):不一般的乡下茅屋

读曹文轩《草房子》 学6大创作技巧(6):不一般的乡下茅屋

文/杜豆豆创作技巧(6):以景寄情在《草房子》中,曹文轩老师用他的生花妙笔,将一座普普通通的乡下茅屋,变成了孩子们心中的珍宝。他是怎么做到的呢?王国维先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曹文轩老师也说他自己最擅长景...

2015-05-20 #经典句子

曹文轩《草房子》里这家长是怎么教育孩子的?不怕孩子被你毁了吗

曹文轩《草房子》里这家长是怎么教育孩子的?不怕孩子被你毁了吗

在曹文轩的《草房子》里,有个跟外婆相依为命的小女孩,名叫纸月。这个小纸月不是油麻地的,她跟外婆住在板仓,她在板仓小学念书。纸月在板仓小学经常被几个坏孩子欺负,其中一个叫刘一水,他是领头的。纸月的外婆无...

2023-10-09 #经典句子

为何要有“短篇意识”?曹文轩:用短篇小说描述世界与生活

为何要有“短篇意识”?曹文轩:用短篇小说描述世界与生活

...轩儿童小说奖获奖作品新书发布暨研讨会”在江苏盐城“草房子乐园”举办。儿童文学作家、理论研究者、一线语文特级教师以及“接力杯曹文轩儿童小说奖”获奖作家代表汇聚一堂,对短中篇儿童小说的艺术特质进行研讨。此...

2009-10-11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