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1972年 陈毅追悼会上周恩来致悼词:不足六百字却两度哽咽失语

时间:2008-12-04

他们无法看到百年后中国的富强和昌盛,却仍以一颗坚定报国的决心,为祖国事业不断奋斗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17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从抗日战争至建国以来,在这段充满着无数史诗的历史长河之中,有无数的功勋战将,用一生奉献在了推动中国发展进程的道路之上。他们无法看到百年后中国的富强和昌盛,却仍以一颗坚定报国的决心,为祖国事业不断奋斗。

陈毅就是其中一位,并且他的一生都奔赴在中国的战场之上。在陈毅的追悼会上,周恩来总理致悼词:不足六百字,却两度哽咽失语。

山河破碎、身世浮沉

陈毅所在的陈家,是当初那个封建王朝中的一个缩影和延续,她的父亲陈昌礼深受着这种封建礼教的洗脑,所以陈昌礼在生活上是一个不苟言笑的封建家族的代言人,但是就是一个这样封建的大家长,却培养出了陈毅与之格格不入的品性和作风。

陈氏辈中学识最渊博,最喜爱诗词歌赋的人是陈毅,从小他便喜爱读书,而且读书的天分异于常人,别人往往要花上十几天,甚至一个月的时间才能记住、领会的东西,陈毅往往只需要两三天。

而且他的记忆力更被同龄人称赞,小时候的他被称为“神童,因为他基本上可以将看过的书学过的知识和内容做到过目不忘。

陈毅从小被有意识要发奋学习、报效祖国,但是无奈的是,1901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逼迫清政府签下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其中涉及到:割地、赔银,分39年还清、让外国驻大使……

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逐渐成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所以面对一次又一次这样的打压,却也只能笑脸逢迎。

身处在那样的一个乱世,即使再有钱、家境再殷实,即使再强大的家族,也终会有没落的一天。自从陈毅的爷爷那辈开始,衙门便开始每日增收沉重的赋税,为当时的百姓加重了负担。

而当时,陈毅的姥爷就在县衙里工作,所以一直在姥爷身边长大的陈毅便亲身目睹了,在衙门的那段时光。他曾经这样说,

“我在衙门过着的生活,是我一直不敢想象的,他们在衙门里毒打犯人,我很同情那些人,所以从那时开始,我开始种下了对旧社会愤怒不平的种子。”

不光如此,时逢乱世,陈毅一家人的生活都变得非常困苦,那时候他们不得不靠着租房子度日,同时向当地的地主租了一些田地。

可谁知,那年大雨无情地肆虐田地庄稼,地里的果实全部被淹没,使得一年的粮食颗粒无收。爷爷为此大病一场,久病不治而去世,由此,陈家就仿佛当初的清王朝,一样走向衰亡。

弃笔从戎、保家卫国

陈毅亲眼目睹了清朝的社会背景之下,清王朝的蜕变,也目睹了自己的小家——陈家,从当初的富足到现在的落魄。因此他毅然决然的,开始投入了爱国抗战之中。

即使小时候,陈毅说他的梦想是当一个文学家,像巴尔扎克、雨果、卢梭那样的大家一样,写出不朽的传世名篇。可是在他经历这一切举步维艰的事实之后,他开始反思,开始自我审视,于是弃文从戎。

之后,当毛泽东与陈毅在井冈山相见时,毛主席曾说,“相见恨晚”显而易见,这句话从侧面反映出毛主席对陈毅的喜爱,因为他从老早就知道,陈毅是大家口中的大才子,爱好文学,并且见识十分广泛。眼看着曾经的大才子,成为了职业军人,这样的一份转变也使得毛泽东为他深深震撼。

自那次相遇之后,两个人同样的爱好诗文,这使得陈毅几乎成为了毛主席的诗词粉丝,在那之后,毛泽东就开始重用陈毅,他先后成为了新四军的军长,带领新四军之后,升为司令员、大将军等。

可以说经历了少时的落魄颠簸,陈毅从心底里深刻的明白:只有国家安稳、和平,人民才不会再过着水深火热、饱受战乱之苦的日子。

自己家族那样的悲哀的事情也不会再发生,他不忍心再看到更多的中国人民,无时无刻的发生着生离死别、在战乱炮火之下无处求生的日子,于是他将自己的一生,都从事于带兵打仗、政治研究、军事策划……穷极一生将毕生所学,都奉献于中国的革命事业之上。

这也是为什么毛主席、周总理、粟裕等一代国家重要的政治领导人,都曾为他的离世而深表痛惜。

一人西去、举国哀痛

直至1972年,71岁高龄的陈毅因病去世,离开了这美好的人世间,在病榻前,他与自己身边的亲人留下了简短的8个字“一直向前,战胜敌人”之后,与世长辞。那天是寒风凛凛的冬夜,夜色如墨,周围一片寂静。

陈毅躺在停尸床上,身上盖着一层白床单。当毛主席和周总理听闻这个消息之后,也是火急火燎地赶来。周恩来在一旁,带着悲痛的心情,恭恭敬敬地向陈毅的遗体三鞠躬之后,缓缓走到陈毅的身边,摸了摸他的手背,潸然泪下。

之后一众的革命元老都来了,他们站成一列依次向遗体告别,每一个人几乎都痛哭流涕,泪如雨下。几十年辗转反侧,几十年为家为国的作战场面,犹如昨日一般,历历在目、刻骨铭心。

在陈毅的追悼会上,毛主席穿着银灰色大衣,缠着一条纱布,在周围的人搀扶之下,踉跄地来到了他的典礼之上。而在典礼的念悼词时,周恩来总理哽咽着,几次失声。

就连毛主席听完悼词之后,也都泪眼蹒跚,当时的他用自己佝偻的身体,一步一步走到陈毅的棺材前,恭恭敬敬地向他鞠了个躬。

陈毅与毛主席、周总理他们是革命战友、是情同兄弟的手足、也是也是诗词文学上的知己,在那个狼烟四起、百姓孤苦无依的年代里,是他们这样的一辈人,用自己的生命扛起了希望。

毛主席曾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那样一个动荡不安、人人食不果腹的时代里,他们就是那个民族的脊梁,就仿佛是那一颗颗星星之火,用他们的力量发光发热,燎起了整片华夏大地。

也许如今的我们离陈毅生活的年代有些遥远,可是这些先烈英雄的精神却离我们很近。我们更应该继承他们的精神,用脚踏实地的言行举止、用爱国报国的赤子之心,践行英雄们尚未完成的志愿。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1972年 陈毅追悼会上周恩来致悼词:不足六百字却两度哽咽失语》,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陈毅之子回忆岳父粟大将:谁的一句话让他在陈毅的葬礼上落泪?

陈毅之子回忆岳父粟大将:谁的一句话让他在陈毅的葬礼上落泪?

...粟裕在父亲葬礼上的场景。当时是1972年1月,陈毅元帅的追悼会上出现了一位特殊的人物——毛主席,他见到粟裕后拉着粟裕的手对他说:“井冈山上的老同志不多了。”这句话让粟裕颇受触动,动了感情,粟裕说:“当年如果...

2023-09-09 #经典句子

76年周总理病逝 邓小平看过悼词后添了一句话 毛主席批示:同意

76年周总理病逝 邓小平看过悼词后添了一句话 毛主席批示:同意

...“敬爱的”成为人们对周总理的专称。在北京,单位开了追悼会后,人们想和周恩来遗体告别,可是这个愿意难以实现,因遗体告别人数限定1万。图丨1954年,周恩来总理出席日内瓦会议下班后,大家不约而同到天安门人民英雄...

2023-07-20 #经典句子

周总理追悼会的时候 他念到这句话时哽咽了起来 随即全场痛哭

周总理追悼会的时候 他念到这句话时哽咽了起来 随即全场痛哭

...了很多的工作。不过没多久周总理也去世了,在周总理的追悼会上,邓小平顺理成章的当了追悼会的主持人。那一天的人民大会堂来了很多人,邓小平在礼台上致悼词的时候当读到:“全党全军、全国人民都为失去了我们的总理...

2007-10-23 #经典句子

周恩来逝世毛泽东泪流满面 始终不说一句话

周恩来逝世毛泽东泪流满面 始终不说一句话

...佛这里的空气都凝固了,仿佛整个世界都睡去了。总理的追悼会在1976年1月15日下午召开。在这之前,轮椅,氧气袋,一切抢救的措施都准备好了,准备主席去参加追悼会。14日的晚上,早已病重的主席,身体又多次出现反复,他...

2023-08-26 #经典句子

晚年的毛泽东 面对周恩来等人逝世 有句话常挂在嘴边:回韶山去

晚年的毛泽东 面对周恩来等人逝世 有句话常挂在嘴边:回韶山去

...主席的眼角流了下来。14日下午,孟锦云为主席念周总理追悼会的悼词,在听到动情处时,毛泽东,这位戎马半生的革命伟人竟然情绪失控,嚎啕痛哭起来。这样情绪失控的情况在主席的一生中都是从来没有的。周总理的追悼会...

2023-12-07 #经典句子

陈毅市长的一句话以及这些了不起的世界第一 今天听上海市民深情回忆

陈毅市长的一句话以及这些了不起的世界第一 今天听上海市民深情回忆

...上海解放后,中共上海市委在交通大学举行了三位烈士的追悼会。1958年,八一电影制片厂还根据李白烈士的事迹拍摄了《永不消逝的电波》,成为陪伴几代中国人成长的红色经典。03、观众朋友您好,我是“上海解放”故事朗读...

2007-03-25 #经典句子

1976年 周总理临终前的一句话 让朱镕基热泪盈眶 一生铭记于心

1976年 周总理临终前的一句话 让朱镕基热泪盈眶 一生铭记于心

...世长辞。周总理的离去对人民来说是非常悲痛的,在他的追悼会前,人们都自觉地来到灵车经过过的路上,他们想再看周总理最后一眼,送他最后一段路。当时的灵车所路过的长安街一共有整整十里,这十里长道路旁站满了人,...

2023-07-06 #经典句子

1955年钱学森受邀参观哈军工 陈赓全程亲自接待:我就要您这句话

1955年钱学森受邀参观哈军工 陈赓全程亲自接待:我就要您这句话

...周恩来总理身在广州,却特意致电中央,希望陈赓将军的追悼会等他回到北京后再开;身体已经不太好的粟裕将军得到陈赓逝世后,情绪激动,以至于“竟瘫在地上不能行动了”;郭化若立刻赶来,趴在陈赓身上,失声痛哭。陈...

2023-08-30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