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词作仅存一首 苏轼称他“以雄文直道独立当世” 欧阳修也仰慕他

时间:2008-09-15

王禹偁cheng:字元之,别称王黄州,一个生活在北宋时期的诗人、散文家,他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者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75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也许你还不知道他,但没关系,且听小编帮您介绍。

王禹偁(cheng):字元之,别称王黄州,一个生活在北宋时期的诗人、散文家,他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者。

王元之自幼聪颖,九岁能文,在太平兴国八年考中进士,开始了入仕为官的生活。

或许因为他出身贫寒,更深知民间疾苦,所以在他入仕之后,一直以体察民情、躬身行道为己任,他为官清廉,关心民生疾苦,是一位真正胸怀报国大志的文人墨客。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者

作为一个诗人、散文家,王元之在诗、文创作中均有突出的贡献,且成就颇高。他的散文《黄冈竹楼记》被选入《古文观止》,成就千古名篇。

王元之诗法白居易,对杜甫和白居易的现实主义文风很是推崇,他曾有“本与乐天为后进,敢期子美是前身”的言论,可见他对杜甫、白居易的尊崇。

他提倡平易、朴实的文风,是北宋初期最先反对唐末以来浮靡之风的先驱者,对宋初的诗风、文风变革奠定了基础,也为后期欧阳修、梅尧臣等人的诗文革新运动开辟了道路。

词作仅存一首

《点绛唇·感兴》是王元之唯一的传世之作,也是北宋最早的小令之一。

《点绛唇·感兴》宋代:王禹偁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栏意。

雨带着绵绵恨意,云堆起层层愁绪,这江南的景色依旧美丽。水村渔市上,一缕细细的炊烟袅袅升起。

水天相接的远处,一行长途跋涉的鸿雁,款款飞行,好似列队般首尾相接。回想这平生之事,此时此刻凝望着征鸿,谁能理会我凭栏远眺的含意!

《竹林纪事》评价此词“情丽可爱,岂止以诗擅名。”

该词笔触清丽,词文沉郁而高旷,诗人通过描绘江南的雨景,抒发了自己积极用世、渴望有所作为的政治抱负和怀才不遇的苦闷心情。

苏轼称他“以雄文直道,独立当世”,欧阳修也十分仰慕他

王元之入仕之后对仕途充满了抱负,他曾在《吾志》诗中写道“吾生非不辰,吾志复不卑。致君望尧舜,学业根孔姬。”可见他治世朝堂的雄心。

然而明君难遇,王元之为人刚直,秉性刚正不阿且不畏权贵,遇事敢于直言,眼里揉不得沙子,对于朝堂之上的不平之事常常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他一生曾遭三次贬官之苦,也正是因为他被贬黄州,因而世称“王黄州”。

端拱元年(988年),王元之作《端拱箴》以批评皇宫的生活奢侈。淳化二年(991年),王元之因庐州尼姑道安诬告徐铉,执法为徐铉雪诬的事件中,触怒太宗,被贬商州团练。太宗至道元年(995年),王元之时任翰林学士,以谤讪朝廷的罪名贬知滁州。宋真宗即位(997年),王元之上书“谨边防”、“减冗兵,并冗吏”等事,在修撰《太祖实录》时,又因直书史实,引起了宰相的不满和谗谤,咸平二年,被贬黄州。

王元之在《谪居感事》中写道“兼磨断佞剑,疑树直言旗。遇事难缄默,平居疾喔咿。”这就是王元之的性格,有着高洁的品质和不媚权贵的品格。

可以说他的一生都对得起他的初衷,虽然屡遭贬谪,但他从未因此而后悔,他曾作《三黜赋》来表达自己的心声,“屈于身兮不屈其道,任百谪而何亏;吾当守正直兮佩仁义,期终身以行之”,这就是他的心声。

也正是因为他坚持正义、鞠躬尽瘁的气节,苏轼在《王元之画像赞并序》中如此称赞王元之:

传曰:"不有君子,其能国乎?"予尝三复斯言,未尝不流涕太息也。如汉汲黯、萧望之、李固,吴张昭,唐魏郑公、狄仁杰,皆以身殉义。招之不来,麾之不去,正色而立于朝,则豺狼狐狸自相吞噬,故能消祸于未形,救危于将亡。皆如公孙丞相、张禹、胡广,虽累千百,缓急岂可望乎?故翰林王公元之,以雄文直道,独立当世,足以追配此六君子者。方是时,朝廷清明,无大奸慝,然公犹不容于中,耿然如秋霜夏日不可狎玩,至于三黜而死。——节选自《王元之画像赞并序》[宋]苏轼

欧阳修对王元之也极为仰慕,他在滁州瞻仰王元之画作时,曾提诗《书王元之画像侧》:

《书王元之画像侧》作者:欧阳修(宋)偶然来继前贤迹,信矣皆如昔日言。诸县丰登少公事,一家饱暖荷君恩。想公风采常如在,顾我文章不足论。名姓已光青史上,壁间谷貌任尘昏。

刚正、爱民、有才、胸怀大志、品质高洁,如此可爱,以雄文直道、独立于世的王禹偁,你了解了吗?

欢迎下方留言畅谈感受!

—THE END—

作者:钟鸣用一朵花开的时间遇见,用一颗感恩的心回馈。感谢您的支持,喜欢的朋友记得给我点个赞吧!

版权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词作仅存一首 苏轼称他“以雄文直道独立当世” 欧阳修也仰慕他》,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宋代士大夫围攻欧阳修《醉翁亭记》的娱乐精神 北宋的人文环境

宋代士大夫围攻欧阳修《醉翁亭记》的娱乐精神 北宋的人文环境

...被我们看见。唐宋八大家,宋占其六,不是没有道理的。苏轼首先赞赏《醉翁亭记》,有个故事说,欧阳修当初的起笔是“滁州四面皆山也,东有乌龙山,西有大丰山,北有白米山,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这读起来似乎...

2023-11-29 #经典句子

苏轼笔下最美荷花 一首宋词故作旷达 不乏欧阳修韩愈经典诗句

苏轼笔下最美荷花 一首宋词故作旷达 不乏欧阳修韩愈经典诗句

我们之前读苏轼的经典诗词,对于他笔下杭州西湖的美景印象深刻。实际上,苏轼笔下的西湖不单纯指的是杭州西湖,还有一个地方,同样也有西湖,同样也是苏轼曾经经营之地。那就是颍州西湖。颍州西湖是安徽的风景名胜,...

2023-05-22 #经典句子

苏轼悼念欧阳修 别离10年 恩师仙逝8年 末二句惊艳世人

苏轼悼念欧阳修 别离10年 恩师仙逝8年 末二句惊艳世人

...长”如“父兄”。而如果要举例子的话,宋代的欧阳修与苏轼,正是“师生情”的代表,真挚、纯粹。苏轼敬仰恩师欧阳修,欧阳修赏识学生苏轼。所以,在欧阳修逝世了之后,苏轼曾多次悼念自己的恩师,多次重游故地,思念...

2023-12-02 #经典句子

苏轼写文章的时候 竟编造了一句古话 还获得了欧阳修的称赞

苏轼写文章的时候 竟编造了一句古话 还获得了欧阳修的称赞

...的人有才能,同时也会觉得,这是不是太“狂”了些?而苏轼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当年二十一岁考进士时,就是不走寻常路,不用实实在在的典故,而是自己编撰了一个,写进文章里。而作为考官的欧阳修,对于苏轼的这一篇文...

2023-10-01 #经典句子

苏轼拜访欧阳修时曾说过这样几句话 并用自己的一生践行承诺

苏轼拜访欧阳修时曾说过这样几句话 并用自己的一生践行承诺

...欧阳修更是积极践行奖掖后进的做法。宋六家里的曾巩、苏轼兄弟皆多受欧阳修悉心培养指导,苏洵、王安石亦得其荐举,为神宗、哲宗两朝提供了大量文化精英。《宋史本传》称赞道:“超然独骛,众莫能及,故天下翕然师尊...

2023-12-24 #经典句子

王维这句写山色的诗 无人能超越 欧阳修苏轼都抢着用 一字不改

王维这句写山色的诗 无人能超越 欧阳修苏轼都抢着用 一字不改

...句诗的。时序转到了北宋,文坛先后两代领袖,欧阳修和苏轼都特别喜欢这句诗,直接用到自己的诗词里,一个字都不改,这对这两位文坛领袖来说,是非常罕见的。欧阳修在扬州时,造了一座平山堂,堂前栽了一棵柳树,当地...

2023-06-13 #经典句子

如何评价宋朝的文风革新者欧阳修?欧阳修为什么看不起清官包拯?

如何评价宋朝的文风革新者欧阳修?欧阳修为什么看不起清官包拯?

...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被世人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他倡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

2011-12-16 #经典句子

古诗词里的“呵呵” 苏轼 欧阳修都说过 最经典的还是这句!

古诗词里的“呵呵” 苏轼 欧阳修都说过 最经典的还是这句!

...诗中也有句“含笑乐呵呵,啼哭受殃决”,宋朝欧阳修、苏轼都用过这个词。我们现在很讨厌别人对自己说呵呵,因为这个词虽然是笑,但空洞没有感情,是皮笑肉不笑,还有几分轻蔑,你看韦庄是在什么情境下呵呵的?是在国...

2023-10-27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