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妈妈我考砸了”这句话你的孩子敢说吗?

时间:2007-12-06

我们只是追求现实的结果,往往不追求真理;我们把结果看得非常重,因此我们不享受过程;我们为了实现某种期待,往往不择手段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78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当下是一个成功学泛滥的时代,中国的很多扭曲和乱象都与追求面上的成功有关。

我们只是追求现实的结果,往往不追求真理;我们把结果看得非常重,因此我们不享受过程;我们为了实现某种期待,往往不择手段。

——白岩松

-01-

写这篇文章,完全源自于孩子最近的几次数学考试,百分制的试卷,娃分别以83分,51分和78分的成绩,向我交出了她的答卷。

看到这些成绩,我自是怒发冲冠,想当年,我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98分那都是最低分!

我开始以高八度的声调,对孩子讲述考高分的重要性,落后和淘汰意味着什么时,孩子却反问了我一个问题:

“妈妈,为什么我就得考前几名呢?考砸了也很正常呀?”

噢,这个问题有点意思,把我问住了,一时间竟然忘了对她的继续批评和指责。

在孩子心目中,“考好了,考砸了”,仅是一场考试的结果而已,他们可能总想不明白的是,为什么家长看到分数后,或者喜笑颜开,或者河东狮吼。

因为家长此刻的联想,瞬间已飘忽到30年后的某一天了:

好分数=成功=进名校=高薪;

差分数=失败=没学上=低薪。

这一连串的潜台词,

让本应承载更多目的的考试,变成了唯分数论的评判。

考好了,皆大欢喜,母慈子孝;

考砸了,快速加压,鸡飞狗跳。

于是,很多孩子对于学习,开始丧失兴趣,开始为现实的利益而学习。

想想看,多少人上大学就是为了拿文凭,拿到毕业证就意味着考试生涯结束了,接下来一辈子再也不用学习了。

“为了进名校而进名校和因为对知识的渴望进名校是两回事。前者的人生高峰在离开名校的一瞬间就结束了,而后者的人生在离开名校后才刚刚开始。”

哪一种结果是我们想要的?

目的很明确,道理也很简单,可在执行的过程中,留给孩子的,却只剩下了“只能考好”的单项选择。

最近我在重温《明朝那些事儿》,它一直在强调,名将之所以能成为名将,不是因为他是常胜将军,而是因为他具有从失败中成长起来的能力,那种在绝望中创造出希望的能力。

从古到今都是这个道理。

可发展到今天,为何“失败”这个词,就成了谈输色变的洪水猛兽了呢?

leo老师之前写过一篇文章,探讨过这个话题:最重要的一堂课,越早给孩子上越好

在英国,“失败”这堂课,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必修课。

如果家长不意识到这一点,会无意识中造就以下三个问题:

1只能考好,只能成功;考砸了就意味着失败,失败是不被家长接受的;

2开始学着像家长一样为考试这件事不断的增加潜台词,小小年纪就开始承受本不该属于他们的焦虑感;

3缺乏抗压训练,无法正确面对人生挫折,从而走上极端的道路。

考试的目的不是获得好分数,是一种检验。

既然是检验,就要允许失败,甚至有时候要让孩子特意去失败。

我们都认同这样一句话,没有尝过失败的滋味,不足以谈人生。

这句话并不是成年人的专利。

让孩子从小就要知道,并体会到:失败而后勇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02-

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slogan叫做:“影响一代人”。

这一届的口号我之所以记忆深刻,在于一段精彩的采访:

“体育如何影响一代人?”

“体育教会孩子们如何去赢。”

“同时,教会孩子们如何体面并且有尊严地输。”

这是中国人很缺乏的一种教育。

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孩子从小到大,被灌输的都是:只能赢,只能考好分数,只能考好学校,只能……

在上篇陈默老师的演讲中(对中国90后及00后深入骨髓的剖析:当今孩子活在“第三只笼子”里),她提到:

家长们见到孩子回家第一句话问的是:

“宝宝,你今天得几个五角星啊?”

“一个。”

“小明得了几个啊?”

“两个。”

“你明天要超过他,要得三个。”

只许成功,不许失败,这就是我们教育方式。

我们这一代的家长,饱受这种教育方式的洗刷,已深入骨髓,于无意识中,会把它继续复制到孩子身上:输了怎么办?考不好怎么办?考不上怎么办?

家长有想过帮孩子去解答这个问题吗?或是帮助孩子在面临失败时,如何体面并且有尊严地输呢?

学习绝非一件轻松快乐的事,只能赢不能输的学习心态走不远。

挑灯夜读,各种实习班能力班填满日常,全世界的学生都一样。

在这个过程中,会经历无数的困难,失败:

想不明白算不对,写不出来完不成;

排名倒数第一苦,排名正数第一也苦;

为什么他总是第一而我是千年老二?

……

但数万次的失败、不如意、想放弃之后,还是要做一个“坚持下去”的决定。

从今天起,就告诉孩子吧:失败不可怕,能从失败中找出问题,同样会有一份大大的奖励。

做一个数得起的人,不丢人,输了再来,最后就赢了。

本文转载自新浪教育专栏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妈妈我考砸了”这句话你的孩子敢说吗?》,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妈妈 我求求你了” 当孩子说出这句话后 妈妈这样做太赞了

“妈妈 我求求你了” 当孩子说出这句话后 妈妈这样做太赞了

”妈妈,我求求你了“ 当孩子说出这句话后,妈妈这样做太赞了!自从生下我们家达达之后,我终于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什么叫“无言的怒火”!一个小孩子能分分钟把你惹毛,讲道理不管用,揍他又舍不得,所以天天都在跟...

2007-05-31 #经典句子

“妈妈我想抱着你睡” 孩子说出这句话 妈妈的正确回应很关键!

“妈妈我想抱着你睡” 孩子说出这句话 妈妈的正确回应很关键!

...是母子之间的亲情呢?“妈妈我想抱着你睡”,孩子说出这句话,妈妈的正确回应很关键!1、10岁前,先不要着急拒绝妈妈一定要明白,分床、分房,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固定时间点。上述中的小卫,在她眼里,6岁几乎成...

2023-11-01 #经典句子

单亲妈妈 当你发现孩子长大后 却越来越不懂事 请记住这句话!

单亲妈妈 当你发现孩子长大后 却越来越不懂事 请记住这句话!

当一个人感觉到很无助的时候,的确会有放弃的想法,不过得看是什么样的事情,这件事情于他本人有着什么样的意义。孩子是我们生命的延续,是很多人生活下去的动力。如果有一天,你感觉到很累的时候,也许会后悔当初选...

2023-09-14 #经典句子

当孩子写作文写不出来还向妈妈发脾气的时候 妈妈要如何制止?

当孩子写作文写不出来还向妈妈发脾气的时候 妈妈要如何制止?

...筋思考问题,希望自己可以写出一篇作文,真棒!要知道这句话就是孩子最需要的心理营养——认同、赞美、肯定,孩子听了之后会倍感温暖,自信心倍增,同时你再继续说下去他们就听得下去了。然后妈妈可以继续:来,让妈...

2022-12-04 #经典句子

“为什么要听你的!”这句话背后的含义爸爸妈妈知道吗?

“为什么要听你的!”这句话背后的含义爸爸妈妈知道吗?

“为什么要听你的!”是不是有很多父母都认为这句话是疑问句,如果深入了解孩子的内心,爸爸妈妈就会明白这是一个陈述句。“为什么要听你的!”当孩子这么说的时候,父母习惯性地回答“因为我是你爸爸/妈妈;因为我...

2022-11-14 #经典句子

“你再这样 妈妈就生气了” 小心这句话 正在毒害你的孩子

“你再这样 妈妈就生气了” 小心这句话 正在毒害你的孩子

“你再不好好吃饭,妈妈生气了你再不把玩具收起来,妈妈生气了你再哼哼唧唧,妈妈生气了你再不去刷牙洗脸,妈妈生气了”当孩子淘气,不听话的时候,几番好说不管用,很多父母就会来这么一句——“你再这样,我生气了...

2023-11-14 #经典句子

李响当爸:选择我们做你的爸爸妈妈!这句话真好

李响当爸:选择我们做你的爸爸妈妈!这句话真好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可馨育儿李响也为人父啦!与某些家长不同的是,这位新爸爸十分感谢小宝宝成了自己的孩子。这字里行间都透露着李响对宝宝的尊重,有位网友调侃到:“不像有些人一样觉得自己是天王老子。...

2023-09-14 #经典句子

“妈妈我不想上学”这句话怎么接?

“妈妈我不想上学”这句话怎么接?

...吗?XX家长:你啥时候不想吃饭了啊?除了吃啥都不会!这句话不搭理吧,担心孩子在学校受了什么委屈不能及时知道,搭话又怕遏制住孩子想一诉衷肠的初心,所以这句话应该怎么接,又到了甩情商的时间。1.一带而过“嗯,...

2023-12-30 #经典句子

霍思燕这句话 值得太多妈妈反思 过早念书只会扼杀孩子的天真!

霍思燕这句话 值得太多妈妈反思 过早念书只会扼杀孩子的天真!

似乎身边所有的家长,在孩子年龄小的时候会相互比较孩子的成长发育和聪明度,而当孩子念书后最能问的话题也无非不是:“孩子成绩怎么样?学习好吗?考了多少分?”之类有关学习方面的问题……在大多数家长看来,孩子...

2009-09-06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