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议论文立意瓶颈突破二——“浅尝辄止 走马观花”

时间:2007-11-11

因此,要求观点深刻,就是指观点能最透彻地反映题目的内涵,能深入到社会现实,能从多个角度或方面对题目的内涵进行挖掘,能围绕观点进行深入的思考,发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480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0 分钟。

【知识问答】

1.议论文观点深刻的含义是什么?

意是文章的核心、灵魂,观点的深刻与否直接影响到文章的内蕴,直接影响到文章的选材和组材。因此,要求观点深刻,就是指观点能最透彻地反映题目的内涵,能深入到社会现实,能从多个角度或方面对题目的内涵进行挖掘,能围绕观点进行深入的思考,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2.议论文立意深刻要遵循哪些原则?

①底蕴性。观点深入本质才能言近意远,表达出深刻的思想和真实的情感。

②辨证性。观点要深入本质,就得有很强的辨证思维,要符合切合事物联系、发展、一分为二的观点。

③逻辑性。只有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观点才能真正地深入事物的本质。

④启发性。文章的观点深刻,才能给人带来深刻的启示,发人深思。

⑤深远性。观点深入,必须能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客观世界,必须具有超前性,符合事物发向前展和社会向前发展的的要求。

【瓶颈探测】

在高考作文中,一些思想高远,观点深刻的文章往往是能成为高分之宠儿的,是备受阅卷老师亲睐的,相反,一些认识肤浅或偏激,观点不痛不痒,泛泛而谈,犹如蜻蜓点水、轻描淡写的文章的前途就暗淡得多了。一言以概之,“得立意者方能得作文”,立意是否深入本质,直接关系到文章的成败。

高中生议论文观点不深入本质的常见毛病有哪些?

1.“蜻蜓点水、平分秋色”

这类文章在高考中是屡见不鲜的,全文似乎没有一个明确集中的观点,对问题的分析也仅仅停留在事物的表面。如2006年湖南的很多考生在论述《谈意气》这个题目时,对现代汉语所给的三个词条都做了论述,在论述时缺少一个重心,而是一碗水端得很平,也没有对这三个方面进行必要的内在关系的分析,整个一个平分秋色,泛泛而论。

没有重点,平分笔墨,是一些考生在确定文章观点时最容易犯的毛病。一篇800字的考场作文是不可能要求考生对各个方面都进行论述的,因此,考生在写作时,只要能对某个方面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即可,而不是面面俱到。但是,我们考生往往忽略了这一点,习惯天女散花似地四面出击,多管齐下,乃至说来说去,把本质性的东西也丢了,最终落得“四面楚歌”的下场。如下面这则材料:驴子驮着盐要渡过一条河。它滑了一下,跌倒在水里,盐溶化了,驴子站起来时觉得轻了许多,这使它非常高兴。后来有一天,它驮了一袋棉花走到一条河边,便故意一滑,跌倒在水里。可是它再也没有站起来。

认真审题后,我们能从这一则材料中提炼出这样一些观点,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墨守成规”、“经验主义要不得”等等。按理说,只要选择其中一点去立意就行了,但有些同学贪心不足,“花姑娘”的个个都要,舍不得取舍,结果,文章的中心便成了一大杂烩,在论述时,就显得无力从心,难以招架了。

2.“隔靴搔痒、不痛不痒”

由于对题目的内涵领悟不深刻,对其所隐含的寓意认识不够,隔靴搔痒,不痛不痒,导致提炼出的观点不能深入地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如2006年广东卷“雕刻心中的天使 ”,一些考生在写作本文时,由于事先没有对题目做透彻的理解和分析,所以提炼的观点大多是“勤能不拙”、“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善于挖掘生活中的美”、“实践出真知”等不痛不痒的观点。

显然,这则材料的重心在于“我是用心在雕刻”的理解上,由此我们不难得到这样一个结论:只要我们用心去做生活中的每一件事,用心去关注生活,美就会出现,理想就会实现。

3.“墙头草风吹两边倒”

观点应就是作者对某一事物的看法,或是肯定,或是否定,非此即彼,但有些同学在论证的过程中,因自己情感的波动而使得观点也变幻不定,这显然影响了观点的深刻性。

如下面这则材料:东汉时有一少年叫陈蕃,独居一室而庭院龌龊不堪。他父亲的朋友薛勤见状批评说:“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他回答说:“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屋?”薛勤当即针锋相对地反问:“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有同学在为这则材料立意时,既想肯定薛勤说法的某个方面,又想肯定陈藩做法的一些方面。结果观点不深刻,泛泛而谈。而事实上,这则材料对人物的褒贬十分明确,它所反映的立意无疑是:做大事应从小事做起。

4.“偷梁换柱、另起炉灶”

在考生作文里经常出现“城头变幻大王旗”的现象,一开始还是在不折不扣地围绕某个中心论证,但是一到中间却莫名其妙地改换了论点,偷梁换柱、另起炉灶,一到最后,又回到了原来的论证思路,整个就像是在玩猫抓老鼠的游戏似的,这类文章毛病叫“穿靴戴帽”。

如有这样一则材料:美国总统里根的女儿因为生活拮据加入了领取救济的行列。

有一个同学在写这篇文章时,先是从里根女儿独立自主、自强不息这个角度来立意和论证的,但行文到中间的时候,突然又半路杀出一个程咬金来,他又这样写道:“美国虽然号称世界强国,现在就连总统的女儿都失了业,其失业率之高可见一斑。一个腐朽的资本主义制度已展现在我们面前。由此我们应该始终不渝地坚持社会主义制度。”这样穿靴戴帽、中途易辙的后果是明显的,它不但削弱了文意,也使文章的中心变得扑朔迷离,令人迷惑不解。

5.“信马由缰任我行”

有些学生在写作文时完全跟着感觉走,像梦游似的,意识到哪里,文章的观点就在哪里,全文缺少一个明确而深刻的观点。有这样一则材料作文:

2005年可谓是“湖南卫视”年,一股“超女”的快乐旋风席卷了整个神州大地,甚至整个华人世界,“想唱就唱,唱得响亮”几乎挂在所有少男少女的嘴边,对此,有人赞赏,有人捧喝,一时风生水起……请你以“超女现象”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对于这样的题目,显然不能面面俱到,只能重点截取其中的某一个方面,开一个“小窗口”去立意,去透彻说理。但是我们有些学生却不会这样做,而是像写意识流小说一样地听听笔而写,没有重点内容,没有统一集中的观点。

【瓶颈突破】

“自古文章意为先”。若要使自己的考场作文能不同凡响,就必须具有深邃的眼光和睿智的思想;要善于从独特的视角揭示事物的特征和规律,从而透过生活中的表层现象,抓住其本质,发掘其蕴含的真谛、生活的底蕴;要勇于探索和创新,有新锐的时代意识和敏锐的前瞻性,做到高屋建瓴,深于探究,透析事理,标新立异,铸炼出别致而深远的观点。

议论文要做到观点深刻,有哪些好的的方法和思路可以借鉴?

1.一字立骨

也叫“求同立意法”。清人王夫之说:“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这句话一针见血地点拨出了一个道理,一篇文章材料再多,也必须有一个灵魂来支撑,这个灵魂就是能统率全文的观点,换言之,就是要能做到“一字立骨”。下面是一则材料,请提炼一个出一个中心:

居里夫人的道德形象是蚕;法拉第的道德形象是烛;鲁迅的道德形象是吃草的牛。

材料所举的人物似乎没有什么共同点,但仔细一看,就会发现事物之间的共同点。“春蚕到死丝方尽”,这是对人类的奉献;“蜡烛成灰泪始干”讲的还是奉献;“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更是伟大的奉献。由此可知,“奉献”就是这则材料之魂,也是立意之魂,文章之风骨。

这种求同的立意方法往往适合于多则小材料组合的作文材料。

2.小题大做

也叫“求异立意法”。立意不求“面面俱到”,但求“一针见血”,深刻而高远。正如古人所说,“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这正是“滴水可以反映太阳的光辉,粒沙可以映照世界的浩渺”的道理。因此从题目出发,从细节出发,小题大做,打通时空的隧道,进行纵横交错的联想,就能挖深立意的空间,。下面就是对“信誉”在立意上的小题大做、求异立意:

正向联想——“信誉有什么意义?”“为什么要讲信誉?”“怎样树立信誉?”“什么场合要讲信誉?”等。

反向联想——“不讲信誉有什么危害?”“不讲信誉的人在人们心目中是怎样的形象?”“对什么人或在什么场合可以不讲信誉?”等。

横向联想——“周围的老师、同学、亲戚、朋友是怎样保持信誉的美德的?在他们身上是否发生过令人感动的故事?”“在别的班级、学校、部门、外省市乃至外国有没有值得诉诸文字的关于信誉的故事?”等。

纵向联想——“信誉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历史上有哪些关于信誉的美谈?”“自古以来有哪些关于信誉的名言警句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的?”等。

经过一番“小题大做”后,就可以整合一个深刻、新颖、适合自己的观点发挥成文了。

3.虚实转化

(1)虚题实写。即将抽象的题目具体化。树立论点常用的方法是在题目上添加成分。例如题目“要看重自己”可以添加为“优秀源于看重自己”、“学会看重你自己”、“我很重要”等。(2)实题虚升。即将具体的题目抽象化。例如把“看重自己”虚升为“自己就是那颗最闪亮的星星”、“做自己的伯乐”等。

4.画龙点睛

有的文章习惯于在文章的末尾来点名题意,表明文章的中心,这种卒章显志的点题方式往往能收到令人意想不到的奇效。如贾谊的《过秦论》便是如此,文尾的一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就起到了振聋发聩、深化主题的妙用。

5.高屋建瓴

有的文章开宗明义,给人以气贯如虹的快感,如吴晗的《谈骨气》,开头就以一句振奋人心的话表明自己的立场: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接着用孟子的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来表明中心、开启全文。

6.以点写面

有些文章既有分论点,又有中心论点,条理清晰,立意鲜明。如2006年湖南高考中有

一篇《谈意气》的优秀作文就是这样立意的,他先是提出中心观点:人要有意气,有自己的意志和气概,要意气风发。接下来从这样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人有意气才能千古留名,流芳百世,才能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人有意气才能摧不垮,压不倒,追求不泯,意志不衰。这样一分解,就把中心论点论证深入透彻了,更能把文章写集中,写具体,真正落实了“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以点写面,小中见大”的写作理念。

7.披沙拣金

世间美好的事物都是“深居简出”、“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古诗说得好,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只要我们透过现象深入到事物的实质,就一定能发现庐山真面目,因为金子总会有发光的时候。

例如“笑”,这是一个很平常很不起眼的话题,似乎人人都能说它几句,但若不去做一些深入的理解,恐怕就只能步人后尘、拾人牙慧了。当我们做了如下的分析后,就会感到,只怪我平时太缺乏思考,不能深入事物实质:

笑本身只是表达人们内心感情的一种状态。但对别人笑时,这就不单纯是表达个人心态的行为了,而是在人与人之间起了某种作用:微笑——有让人感到“温暖”这个“实质”;冷笑——有加深人与人之间矛盾这个“实质”;狂笑——有让人感到你骄傲自大这个“实质”奸笑——反映人的内心阴暗这个“实质”等等。

8.揭示原因

高考作文考点有一个要求:文章要能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任何事物的存在都不是孤立的、偶然的,有后果就必然有前因,要善于探究事物的本原,以敏锐的目光,借助事物发展变化的脉络,探寻问题发生的原因,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如:

苏东坡与惠崇和尚戏语,苏东坡说:“我看你像牛粪。”惠崇说:“我看你像如来。”苏坡不解,这和尚怎么以德报怨呢?问其妹苏小妹。苏小妹说:“心存牛屎,看人都如牛屎;心存如来,看人都是如来。”东坡有所悟。

苏东坡悟到了什么?它又给你怎样的启发?原来,苏东坡悟到了一个人常常以自我为标准来观照外物。这个故事启示我们外物是一面镜子,能够照出一个人的心灵,要净化自己的心灵,保持崇高的心境。这个观点如何得出,原来是抓住材料,层层揭示原因得来的:

苏东坡与惠崇和尚看人的结果迥然不同,其原因何在?苏小妹的一番话道出了其中的原委——“心存牛屎,看人都如牛屎;心存如来,看人都是如来”,即看你心存之物为何。但材料中的“牛屎”与“如来”又具体寓指什么?这就要求你根据自己对生活的经历、感悟,联系实际加以揭示和阐述了。以下立意的角度可供借鉴: ①“心存如来”,应拥有一种高尚的对人、对事、对社会的看法或态度。 ②“物”会着我“色”,要注重提高“我”的修养。③外物是一面镜子,能够照出一个人的心灵。④对外物的评价决定一个人的心境。⑤要净化自己的心灵,保持崇高的心境。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议论文立意瓶颈突破二——“浅尝辄止 走马观花”》,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议论文立意瓶颈突破三——“今年欢笑复明年 秋月春风等闲度”

议论文立意瓶颈突破三——“今年欢笑复明年 秋月春风等闲度”

...新颖的常见毛病有哪些?1.“老生常谈”式有些学生在立意时由于缺少对题目的深入挖掘,缺少创新意识,所以文章的立意大多落入俗套,步人之后尘,拾人之牙慧。如2006年上海的题目《我想握住你的手》本是一个有利于真情...

2019-04-17 #经典句子

“磨刀不误砍柴工”——议论文审题瓶颈突破

“磨刀不误砍柴工”——议论文审题瓶颈突破

...题目或材料所给的背景语进行细致的审读,否则,文章的立意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要仔细阅读分析题目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包括写作要求中的每一项内容,确保无一遗漏。②文体性。考试题都有自己的文体指向或...

2023-08-30 #经典句子

高中语文 议论文写作回避这些误区 就可修炼成高手

高中语文 议论文写作回避这些误区 就可修炼成高手

...一亮,认为我们知识很丰富,赢得好感。第二呢,文章的立意和思路上可以创新,议论文格式固定,第一部分提出观点;第二部分分析观点,进行论证;第三部分联系实际;第四部分总结升华,结束全文。格式必须遵守,然如此...

2024-01-03 #经典句子

如何学好韩语?

如何学好韩语?

...联就是融会贯通的过程。另外一个问题是深度学习,而非浅尝辄止。比如只知道一个动词的意思不难,但掌握这个动词的常见搭配及相关助词就是另一个境界了。很多韩语爱好者只能做到第一点,而忽视掌握搭配的问题。例如“...

2020-03-16 #经典句子

掌握关键技巧:打造优秀议论文结构

掌握关键技巧:打造优秀议论文结构

...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这个题目,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个话题作文。这个专题系列中前面引用过的两个中考题,一个是关于“规划人生”,一个是关于“反思能带来...

2024-01-29 #大杂绘

议论文拟定亮丽抢眼的标题 让标题美目传情!

议论文拟定亮丽抢眼的标题 让标题美目传情!

...。一个好的议论文的标题,往往能让人直接了解到文章的立意和中心。当然,亮丽抢眼的标题决不仅是外形上的“花枝招展”,不能为了外在的美而忽略了实质,不能“以辞害意”。要达到传情的目的,除了杜绝上面所说的“华...

2013-04-21 #经典句子

高考语文议论文写作如何能够不跑题?

高考语文议论文写作如何能够不跑题?

...来抓取,我们可以先从审题入手,做到不跑题,找准最佳立意,从而让自己的文章有更好的立足点。北京新东方中小学全科教育1对1高中语文组针对学生审题和立意问题也总结了切实有效的方法,比如作文板块常见的作文题目类...

2018-09-16 #经典句子

议论文写作:求人不如求己

议论文写作:求人不如求己

...到了世界各地。这是一则寓言故事材料作文,给出的作文立意范围比较宽,可以从飞禽走兽们的角度立意,也可以从大树的角度立意。大部分的考生会选择大树角度,因为大树通过自己解决了问题,这是一种自立自强的表现。这...

2023-12-28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