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我在《金瓶梅》中抄名言警句 这本书高晓松看了都说好

时间:2007-03-27

但其实,金瓶梅是一本世情小说,而非爱情动作小说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30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没看过金瓶梅的人谈论起《金瓶梅》,好像书面上总是染了一层黄色。但其实,《金瓶梅》是一本世情小说,而非爱情动作小说。什么?你不知道!那可能是我们看的方式、侧重点不太一样。

这是一本高晓松看了都想和大家聊聊的书籍,若它真是一本带有颜色的书,高老师也不会这么大张旗鼓的发微博吧。

首先我们来说说什么是世情小说,世指的是世态,是说当下的社会状况,社会矛盾冲突;情也就是人情,指的是人情世故,人们如何处理人际交往中的各种关系以及矛盾。

既然是和生活密切相关,那么所用的语言,所讲述的道理,大多数都是古井通用。所以在书中许多的名言警句都流传至今,你可能没有注意到,你平时说的话中可能就是《金瓶梅》里面流出来的。

《金瓶梅》中耳熟能详的语句

比如说:“不见棺材不下泪”。便出自《金瓶梅》第98回:

“常言说得好,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咱如今将理和他说,不见棺材不下泪,他必然不妥。”

说的是一个叫做杨光彦的,拐了一个叫做敬济的半船货物,开了一座大酒店,平日里算帐收钱,好不快活。

敬济和朋友在酒店里一边吃饭一边商量着怎么报仇,咬着牙说出了这番话,后面依靠自己当官的姐夫,把杨光彦给抓了起来,大仇得报。

再比如说:“平生不作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出自《金瓶梅》第47回:

善恶从来报有因,吉凶祸福并肩行。平生不作亏心事,夜半敲门不吃惊。

说的是一个叫做苗青的,因为和女主人聊天而被男主人骂了,心生怨恨。在男主人坐船的时候,伙同船夫把男主人打死了。没想到跑了一个叫做安童的随从,最后被举报抓起来问罪。苗情在案发以后,各种花钱托关系,还是没能逃脱罪行,最后被问斩。

再比如:“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出自《金瓶梅》第14回:

富贵自是福来投,利名还有利名忧。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还有:“当面锣,对面鼓。”,“大人不责小人过,哪个小人没罪过。”

这些脍炙人口,随手就可以拿出来用的话,充分说明了应用场景多么的广泛,多么的接地气。

想必大家伙在作文中也用过不少吧,你肯定没有在最后附上:出自《金瓶梅》xxx章节,以后要记得写上哦。

外国人看金瓶梅的眼神闪闪发光

在中国,金瓶梅这本书多多少少带点颜色,也没多少人敢在公众场合提它。但你还别说,这本书到是很合老外的胃口。

美国大百科全书是这样吹的:“它在中国通俗小说的发展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创新”。

法国大百科全书的彩虹屁:“《金瓶梅》为中国十六世纪的长篇通俗小说,它塑造人物很成功,在描写妇女的特点方面可谓独树一帜。全书将西门庆的好色行为与整个社会历史联系在一起,它在中国通俗小说的发展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创新。”

美国芝加哥大学,东亚语言文明系的荣誉教授芮效卫,就特别喜欢《金瓶梅》,把它毕生的事业,花了四十年翻译《金瓶梅》,他称赞《金瓶梅》是一部堪比《源氏物语》和《堂吉诃德》的伟大文学作品,“它对一个道德败坏、贪污腐败的社会进行了非常详细的描述”。

外国人注重生活的写实,比如《大红灯笼高高挂》就是因为极其写实的风格而获奖,而《金瓶梅》致力于描写世间百态,人间炎凉,贩夫走卒,通过描写底层人民人的日常,真实还原了当时的风俗习惯,人情冷暖,物欲横流。这刚好戳中了外国人的爽点。

比如,在金瓶梅中,你可以看到在明代中后叶时期,妇女活动开始摆脱封建礼教的束缚,娱乐活动开始变得多姿多彩起来。在书中,比较多的活动有下棋,投壶,踢毽子,打秋千,听笑话,涵盖了室内外的活动。少女们也不再被锁在深闺之中。

这些描写远离庙堂,不是《西游记》那样的神话,不是《三国演义》那样的鸿篇巨制,就是市井生活中的贩夫走卒,一个个充满欲望,鲜活的小人。

外国人喜欢归喜欢,但是书名翻译却好像不太用心,德国人把它翻译为《西门庆与其六个妻妾奇情史》,嗯,简单明了,很直白。

英文版就含蓄多了,名为《金色的莲花》,虽说没有多少意境,但至少没那么直白,用花的形象描述,还是给人留下了一些品读的趣味。

不过,想想他们把《水浒传》翻译为《三的女人和一百零五个男人的故事》,也就释怀了,对他们要求不能太高了。

《金瓶梅》到底是什么书?

至少,它不是一本小黄书,在《金瓶梅》中,关于爱情动作的描写,不到百分之二。如果你关好门窗,满怀期盼,就想看那些内容,那你可能会很煎熬,毕竟太难找了。

而如果你把它当作故事书来看,便会有趣很多。它可以是爽文,比如上文中提到的,被骗了半艘船的货物,最后凭借姐夫的权势成功复仇。

它也可以是教育文,不要轻易打骂下属,小心他会揍你。不要对上司怀恨在心,甚至动手,因为不管如何,警察叔叔不会迟到。

许多的文人学者,看它的深度,比之把它当小黄文看的,不知多了几个层次。高晓松便在他的《晓说2017》中,花上了一期时间讲述了他怎么读《金瓶梅》。他喜欢的是其中对生活的描述,对一个人身上复杂性的描述。

郑振铎说:“它是一部纯粹写实主义的小说。《红楼梦》的什么金呀、玉呀、和尚呀、道士呀,都没能脱尽一切旧套。只有《金瓶梅》是赤裸裸的绝对人性描写。”

人性太过于复杂,在任何时期都是一样,我们总能时不时看到那些令人乍舌的新闻。为什么乍舌,因为难以置信,因为以正常人的思维没有办法理解。可它们就是存在,社会的阶层也一直存在,各种各样的人,各种各样的思维都存在。

不过老话说的好,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读书时所处的人生位置都不一样,看《金瓶梅》的收获也会不一样。它可以是小黄书,可以是爽文,可以是教育文,可以是富含深刻意味的人性探讨小说。

流传至今,《金瓶梅》总有存在的价值,它到底是一本什么样的书,由你来决定。种下什么种子,就得到什么果实,你怎么看它,你就收获什么。

……

我:说了这么多,亲爱的妈妈您可以把手上的刀放下吗?

妈妈:把书给我,去客厅跪着!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我在《金瓶梅》中抄名言警句 这本书高晓松看了都说好》,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茅盾文学奖得主新作《人生海海》 它有何魅力 让高晓松赞不绝口

茅盾文学奖得主新作《人生海海》 它有何魅力 让高晓松赞不绝口

...用钱作为翅膀飞走 ……这就像这个社会的深刻启示。在这本书中,麦家的描述非常成功。通过 主人公“我” 的第一视角和感受,我们可以在复杂的情节中看到各种各样的人。因此,读者与书中人物和他的生活之间的距离仿佛被...

2022-12-02 #经典句子

《奇葩大会》高晓松爆金句 找高晓松话语中的Bug本身就是个Bug!

《奇葩大会》高晓松爆金句 找高晓松话语中的Bug本身就是个Bug!

《奇葩大会》再次上线引起不少网友关注,尤其是自带《晓说》系列粉丝群的高晓松的再次加盟。高晓松虽然以音乐出道,却在说话类型节目里赢来了事业上的第二春,以文青翘楚之姿也出过几本非常畅销的书,可见高晓松闲暇...

2023-08-25 #经典句子

高晓松发文:永别了……丁香医生diss高晓松 拔牙并不能瘦脸

高晓松发文:永别了……丁香医生diss高晓松 拔牙并不能瘦脸

...冷和逗比之间切换。作为大知识分子家庭的高晓松,一家都是教授、学者。那句著名的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就是出自高晓松母亲之手。高晓松身上的光环也是多的数不清,十分的有才华。但是在黑自己这件事儿上,也是不遗余...

2015-07-05 #经典句子

《乐队的夏天》再讨论音乐圈的鄙视链 高晓松一句话就说明白了

《乐队的夏天》再讨论音乐圈的鄙视链 高晓松一句话就说明白了

...的音乐节目,不管是《我是唱作人》还是《乐队的夏天》都很爱讨论关于鄙视链的问题,比如鹿先森乐队的《春风十里》,这首歌应该算是大众认知里比较火的了吧,但是在现场被很多其他乐队嗤之以鼻。这里跟《我是唱作人》...

2013-07-26 #经典句子

柳岩自爆相亲无数 高晓松一句话现场安静

柳岩自爆相亲无数 高晓松一句话现场安静

对于柳岩很多网友也是都比较熟悉的人了,是一个很不错的艺人了。柳岩担任广东有线电视台信息频道《财经新闻》,从而开始了他的主持生涯。柳岩也参演了很多网络剧,她也成为很多男士心目中的女神,连能拆字都非常的羡...

2014-04-19 #经典句子

见到马云第一句话该说什么?高晓松神言论 笑翻全场!

见到马云第一句话该说什么?高晓松神言论 笑翻全场!

说到马云,他的丰功伟绩就不做过多的歌颂了。作为互联网三巨头之一的阿里集团,如今已经非常的强大了。马云一直被侍奉为一个传奇人物,从名不见传到世界豪强,本身就是一部奇迹史。当然,普通人是难以见到马云真人,...

2023-08-19 #经典句子

北京大学校长为不懂“鸿鹄”发音发长文道歉 高晓松却表示看不懂

北京大学校长为不懂“鸿鹄”发音发长文道歉 高晓松却表示看不懂

...北京大学的校长啊,竟然还把这段如此著名与耳熟能详的名言给念错了,所以为了表达自己的歉意,北大校长林建军便特意从自己早年的生活经历与教育环境出发,表示作为北大校长没有接触过这个词而愧疚,但也并不是在辩解...

2012-12-28 #经典句子

高晓松《双子杀手》文案被盗 发文斥责:干这种无脑活 应该开除

高晓松《双子杀手》文案被盗 发文斥责:干这种无脑活 应该开除

高晓松,大家都不会陌生,身为音乐制作人的他写过不少我们都曾听过的歌曲,像老狼演唱的《同桌的你》就是高晓松写的!不过高晓松可不仅仅会搞音乐,做起节目来也是有模有样的!在专门为高晓松打造的节目《晓说》中,...

2012-02-06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