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沈从文:边城里的人物 山水 人情都是美的

时间:2007-02-28

老子的桃花源,是那个邻国相望,可以听见鸡犬之声却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的社会;孔子的桃花源,是与冠者五六人,童子五六人浴于沂水之中;墨子的桃花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97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每个人的心里都会有一座桃花源,这里或住着一个人,或住着几个人,或住着一群人,或热闹,或安逸。老子的桃花源,是那个邻国相望,可以听见鸡犬之声却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的社会;孔子的桃花源,是与冠者五六人,童子五六人浴于沂水之中;墨子的桃花源,是要建立一个门可不闭户的大同世界;柏拉图的桃花源,是在他的理想国里有着真、善、美相统一的政体,是柏拉图的乌托邦;而沈从文先生的桃花源,应该就是他笔下的湘西小镇——边城。

故事发生在这个叫做“茶峒”的小山城。主人公翠翠和她爷爷靠着撑船度日。翠翠在她的豆蔻年华遇上了男主人公傩送,但是恰巧的是傩送哥哥天保也爱上了翠翠,后来天保出摊死了,傩送也走了,爷爷也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里去世了,留下了及笄之年的翠翠。诚如作者所言,这个故事,“一切都充满了善,然而到处是不凑巧。既然是不凑巧,因之朴素的善终难免产生了悲剧。”

边城里的人物都是美的。“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晒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着她且教育着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禾,如山头黄鹿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怒。”很多人都说翠翠的原型便是张兆和。沈从文曾说过;“我一辈子走过许多地方的路,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但只爱过一个正当好年华的女子。”沈从文先生与妻子情笃意坚,那么他妻子的形象的形象便是他心中世外桃源里的女主人公,便也不奇怪了吧。

边城中的山水是美的。《边城》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这样一幅画面:“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小溪流下去,绕山岨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的大河,人若过溪越小山走去,则一只里路就到了茶峒城边。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为大片石头作成。静静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 小说中那清澈见底的河流,那凭水依山的小城,那河街上的吊脚楼,那攀引缆索的渡船,那关系茶峒“风水”的白塔,那深翠逼人的竹篁中鸟雀的交递鸣叫,……这些富有地方色彩的景物,都自然而又清丽,优美如画让人如入梦境,无不给人美的享受。

边城里的人情也是美的。且说老船夫,虽为人过于刻板耿直但也正反映了边城的人善,他一生都在撑渡船,把生命划进了那弯浅浅的小溪里,收入微薄仍坚持不肯接受人家额外给的钱。船总顺顺,书中形容他是“大方洒脱”,“欢喜交朋结友,慷慨而又能济人之急”,“为人却那么公正无私”,虽然老船夫最后的死跟他的冷漠也有关系,但毕竟亲生儿子的死产生了一定的隔阂,况且他最后也有意愿照顾翠翠,总不失为善良忠厚之人。再说边城中无大篇幅描写的小人物,我们也能从一些细节中看出边城这个小山城民风淳朴,这里的人们会体谅老船夫祖孙二人生活的拮据,坚决给大块的肉;这里的人即使是娼妓,也是重义轻利,又能守信自约,比城市中讲道德的绅士更可信任。

陶渊明的桃花源里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沈从文先生的边城里民风淳朴热情善良。边城里也有许多沈从文先生对于内心的桃花源的哲学思考。这里的“一切总永远那么静寂,所有的人每个日子都在这种不可形容的单纯寂寞里过去”。《边城》写出了一种如梦如幻之美,沈从文先生说再这个安静的小城里,安静,必然增加了人对于“人事”的思索力,必然怀了对于人事爱憎的期待。同时在这片土地上生存的,也是同另一片土地上相似的人类。七情六欲在身,为人世爱憎所浸透。只不过是“这里的人们更真切一点,也就更近于糊涂一点罢了”。难怪林语堂先生说:“难得糊涂”。

这里即使是娼妓,也是真性情的,大家也不会从读书人的观念,加以指摘和轻视,在这一点上,沈从文先生突破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思想,不得不说,现代小说受到西方思潮的影响,在思想性上打破了儒家的枷锁,沈从文先生还将娼妓与那些道貌岸然的绅士加以对比,指责他们戴着伪道德的帽子,像这种一身学究气,却又迂腐不开化的假绅士的影子在钱钟书先生的《围城》也出现了,比如李梅亭。

边城中,还能看到沈从文先生对于生老病死、人事、天命的思考。从对于一个老船夫,显现出了作者对于千千万万良善的中国乡下劳动人民的悲悯之心,让年老的他们得以休息,再让年轻人未继任未完的使命。

翠翠:人大了应当守船。

老船夫:人老了应当守船。

翠翠:人老了应当休息。

老船夫的形象便是千千万万中国人民的形象,淳朴善良,但作者借翠翠之口提出了应当让他们休息。在边城中,沈从文先生还借着一些人物之口说出对于人生的思考。二佬问为什么这个地方出不了大人物,老船夫回答说有善良正直的年轻人就够了,“这世界有的是你们小伙子份上的一切”,毛泽东曾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还是你们的。”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边城,我们都在不断追寻自己的桃花源路上。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沈从文:边城里的人物 山水 人情都是美的》,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疑问沈从文生于边城 归于边城的说法?那是因为你没有读过他的书

疑问沈从文生于边城 归于边城的说法?那是因为你没有读过他的书

...有人打拳,他就看拳;甚至有人打架他也要看。一切的山山水水都看在眼里,一切的风土人情都记在心上,几乎要凝成烙印,无论岁月多长,这一段记忆在沈从文的脑海里从不曾减弱一丝一毫。

2023-07-10 #经典句子

读沈从文经典《边城》除了诗意的田园牧歌 我们还能读出什么?

读沈从文经典《边城》除了诗意的田园牧歌 我们还能读出什么?

...能救我于水火,让我在喧嚣芜杂的现世闻一闻远隔人烟的山水之气息,吹一吹来自遥远的边城的风。多年来,我们一直都对沈从文抱有一份独特的敬意,因为他在芸芸众生中的与众不同,因为他于乱世中的宕开一笔,更因为他别...

2022-12-10 #经典句子

《边城》:从审美心理学的角度浅析沈从文的创作心理

《边城》:从审美心理学的角度浅析沈从文的创作心理

...哪怕后来去到大城市,他的眼里心里,也还是充满了湘西山水的模样,他一生都自命为“乡下人”。所以我们会看到不光是《边城》,还有很多小说比如《三三》、《长河》等,里面的故事也都是发生在湘西的乡村里。沈先生习...

2009-11-17 #经典句子

沈从文在边城里展现了中国古代诗歌的山水田园意境和写意传神笔法

沈从文在边城里展现了中国古代诗歌的山水田园意境和写意传神笔法

沈从文在《边城》里展现了中国古代诗歌的山水田园意境和写意传神笔法,用自然纯净的山光水色表现淳朴的民风民情。河水“清澈透明”,人心也纯净如水,他们不计酬劳得失,不谈权名功利;“两山多篁竹,翠色逼人而来”...

2016-02-25 #经典句子

沈从文:《边城》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展示人性美的画卷

沈从文:《边城》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展示人性美的画卷

...一种艺术特色。作品描绘某一地区特有的社会风气、乡土人情、自然风貌,并适当运用方言、土语,形成一种地方色彩,有助于真实、生动地反映某地区的社会生活,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沈从文被称为从湘西走出来的“风俗...

2023-11-06 #经典句子

沈从文:人性是个永恒的课题 只要活着就得面对

沈从文:人性是个永恒的课题 只要活着就得面对

...希望孙女可以找到一个真心相爱的人为伴。翠翠自由地在山水间长大,吸收了天地间的灵气,可以说翠翠就是人性美的化身。爷爷疼爱孙女,孙女自然也是敬爱爷爷的。稍微长大一些的翠翠,懂得帮爷爷撑渡船;不愿独自玩耍,...

2023-12-05 #经典句子

沈从文《边城》:那人那山那狗 是我回不去的故乡

沈从文《边城》:那人那山那狗 是我回不去的故乡

...狗。在我看来,边城的最动人之处就在于此,这个小城她山水如画,她宛如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她平静祥和,外面的纷争打扰不了她。但她是生动灵活的,她有人间烟火气,她有在水中讨生活的彪悍水手,他有靠水手或商人...

2007-06-18 #经典句子

解读沈从文的《边城》美在哪?不但火了他的文 甚至还火了他的城

解读沈从文的《边城》美在哪?不但火了他的文 甚至还火了他的城

...,没有离经叛道,也没有功利与交易,它完全诞生于自然山水之中,犹如清晨带露的花朵,展现出一种纯自然的生命形态和人性之美。

2019-08-12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