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乡土散文:回不去的秋

时间:2007-01-04

秋天是金色的,有火,就是那蚱蜢身上都带着火。常言道,秋后加一伏。只有孩子们白嫩嫩的细皮子被晒得红虾一样,才晓得秋天的太阳依然是一只大火球。我的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00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秋天是金色的,有火,就是那蚱蜢身上都带着火。

常言道,秋后加一伏。只有孩子们白嫩嫩的细皮子被晒得红虾一样,才晓得秋天的太阳依然是一只大火球。

我的老家在苏北的马陵山,那里是红沙土壤,最适合杂草丛生。每一次雨水过后,庄稼人就要往田里跑,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累坏了庄稼人,乐坏了地里的蚱蜢,它们像贼一样疯长。

秋天是成熟的季节。那些大豆荚腆着大肚子,鼓鼓的,孩子们一点也不稀罕。他们在每行豆垄间低着头猫着腰,在仔细探寻每株豆秧下是否有一堆豆粒大的粪团。如果遇到了粪团,他们就小心扒开上面的豆叶,直到看见豆丹(一种绿色的虫子)为止。那时候,谁也不知道豆丹有什么营养价值,父母们都不知道世界上还有什么营养学家和美食家!因此,捉到整桶整筐的豆丹,没有一人拿到集市上或饭店里去卖,虽然那时家家户户都缺衣少粮的。

晚饭上,看到母亲把我的豆丹放到油锅里变成父亲的酒肴,顿感自己是个有用的人。放下酒盅的父亲,笑眯眯地对母亲说:“现在的日子是有点穷,但是有了这样可爱的娃,今后的日子一定会火起来的。”

孩子们在豆地里俯下身子搜寻的样子,像极了日本鬼子进村,生怕中了埋伏,只是孩子们生怕漏掉一条豆丹。其实,豆地里还有一种更好玩的小东西,雄性的叫“叫倌子”,雌性的叫“母油子”,直到后来读书方知它们有个更好听的名字叫“蝈蝈”。那时候的秋天,蝈蝈最喜欢在豆地里使劲地叫。我们会像捉豆丹一样,小心翼翼地把他捏在手里,慢慢地放到亲手编的小笼子里。如果笼子里就一只,它会不停地叫,可能是在深情地呼唤自己的伙伴。如果同时放进去两只或三只,麻烦了,它们一只都不叫,不是在那里卿卿我我,而是在那里相互斗架。看到此情此景,孩子们会高兴地充当啦啦队,替它们喊:“叫倌子,母油子,两口打仗玩猴子,青草婆来拉仗,看你两个小儿样!”说来也怪,听到喊声,它们真的停止战斗,瞬间又叫了起来。

提到青草婆也是挺有趣的。它生长在草丛中,也会飞到庄稼地里吃庄稼。长长的身子,尖尖的脑袋,头上还有一对又细又长的触角,满身都是绿色的,偶尔会有几只褐色的。最为突出的是它那一对大长腿,一蹦起来好几米远,孩子们很难捕捉到它。难怪那些大长腿的美女特别吸引眼球,可是许多小伙子却又很难追到手。原来自然界的万物都有一定的仿生性,通灵性。

终于抓到青草婆的孩子们,就轻轻捏住它的一双大长腿,左看右看,爱不释手。这些大长腿们不知出于什么目的,总是点头如鸡餐碎米。等到孩子们的手上都有了青草婆,他们就在一起比赛,看谁的青草婆最乖,磕头的次数最多时间最长。

那些被玩过的青草婆连同那些被捉住的蚱蜢,孩子们就会用狗尾草串起来,带回家里喂鸡喂猫。

有一次,为了一只狡猾的蚂蚱,我们几个小伙伴一起追赶它,它也好像有意在捉弄我们。起先它飞几米就落下来,我们就一起扑过去。正欲从身下捕捉时,它又不知从谁的眼皮底下逃出,张开翅膀,一溜烟飞向几十米远的高粱地。

“抓住它,抓住这个山大王!”我们一边狂喊一边飞向那片高粱地。秋天的高粱地,恰似姑娘小伙子在山坡下举行一场声势浩大的火把节,映红这片蔚蓝的天空,给秋天涂上一层火的颜色,让天下的人都汗流浃背,都怀揣希望。我们一群小孩子气喘吁吁地追到高粱地,那只蚂蚱早已无影无踪。不知谁的眼尖,猛地大喊一声:“你们看那里有一只羊鞭子和一只眼袋呢!”一下子围上来的孩子们,从烟袋包里发现了一盒洋火(那时把火柴都叫洋火)。于是,孩子们高兴地捡起地上的扬鞭和烟袋,跳着蹦着欢呼着离开了高粱地。因为有了这盒洋火,我们就可以烧豆子、花生、山芋......更可以把手中的蚱蜢变为美味佳肴。

“包小产!”我们刚离开那片高粱地,就被这一声怪叫吓一跳。包小产刚想撒腿跑开,一把被他母亲揪住耳朵。“走,赶紧跟我回家。整天跟一伙小爬虫鬼混,竟干些调皮捣蛋的事!”包小产,他是生产队长的儿子,他妈妈真是一只母老虎!

哼,走的好,我们还能多吃一只蚱蜢呢!在噼噼啪啪的火焰中,原先还活蹦乱跳的蚱蜢渐渐地变成了火一样的颜色,香味也越来越浓了。

我们正欲分享饕餮大餐,生产队的老羊倌来了,他是老光棍一条,逢年过节时,生产队宰杀猪羊都是他持刀。“是谁拿了我的烟袋,看我不用羊鞭抽他的皮!”一听这话,我们吓得四处逃窜。好可惜,那些火一样红的蚱蜢,香喷喷的,至今也不知道进了谁的肚子里。

时间如白驹过隙,一晃几十年,想起那些童年的秋天,还会嘴角上扬。只是再走进老家的秋,火红依然,却听不到蝈蝈的叫声,看不见青草婆等蚱蜢的身影。

审阅:陈玉花

简评:火热的秋,火热的生活。作者蓦然回首,那些庄稼地里的精灵和“我们”,那些童年的味道和风景,情味悠悠。最后道出作者对大环境下农村现状的思索。语言形象生动,选材精当,感情真挚。

终审:严景新

作者: 马献武,笔名墨念。

编辑:卜一

每日刊发作品优选纸刊《中国乡村》杂志,凡上刊者免费包邮赠送样刊

投稿必须原创首发,投稿邮箱:zxmtth@126.com

声明:本文为中乡美原创作品,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乡土散文:回不去的秋》,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乡土散文:老屋依旧在 无处话凄凉

乡土散文:老屋依旧在 无处话凄凉

任凭时光如何变迁,留在心底的那份记忆是无法忘怀的。曾经满园的欢笑,吵吵闹闹,鸡鸣狗叫,上树爬墙 ,不知天高地厚的我们,再也回不去了,而有些人却再也见不到了。再一次老家,回到爷爷奶奶曾住过的老屋,心里五...

2023-06-24 #经典句子

老杨乡土人物散文 相遇网络 添加微信

老杨乡土人物散文 相遇网络 添加微信

老杨乡土人物散文〔相遇网络,添加微信〕喜鹊登枝樱花树绽放鸟呜叽叽喳散步在花开小草丛中美景瞬间拍下 手机叮嘡响一看冀亮说也巧昨晚做了个梦梦中贵人相遇阳原桑干河畔三棱草芦草抹鱼虾真的回到千年村堡西庄那童年...

2007-07-04 #经典句子

乡土散文:家在小山村

乡土散文:家在小山村

...荐阅读乡土故事:二伯父(万字好文,建议收藏)(乡土散文)难忘卖棉花(乡土散文)吃棉油的日子(看完别哭)乡土散文:老家的大客车

2007-03-17 #经典句子

衡山乡土题材散文作品集《这片乡土》首发

衡山乡土题材散文作品集《这片乡土》首发

... 11月5日上午,由衡山籍作者撰写的关于衡山乡土题材的散文随笔作品集《这片乡土》首发仪式暨创作研讨会举行。该书由衡山县文联主席黄明军编选,共收录27个作者、37篇作品,由团结出版社出版。这部作品集集中描写了衡山...

2010-03-05 #经典句子

晨之风乡土散文集《回望那片故土》出版发行

晨之风乡土散文集《回望那片故土》出版发行

近日,晨之风乡土散文集《回望那片故土》由团结出版社出版。该散文集辑录了上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作家近60篇乡土散文,共计25万字。其中包括曾被《读者》转载、“中原文化丛书”收录的作品,也有近几年创作的乡土散文新...

2008-06-04 #经典句子

乡土散文:故乡的院落

乡土散文:故乡的院落

...发和赞赏!(图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乡土散文#作者简介沙洲冷,原名冯尚财,甘肃古浪人,中学高级教师,喜欢写作三十年,已在各类刊物发表散文等作品十几万字。本文编辑情感学院院长推荐阅读乡土故事:二...

2015-08-17 #经典句子

乡土散文:霜染银杏叶金黄

乡土散文:霜染银杏叶金黄

...流落江湖上,玉骨冰肌未肯枯。”近代诗人郭沫若在他的散文《银杏》中这样写道:“你的株杆是多么地端直,你的枝条是多么的蓬勃,你那折扇形的叶片是多么地青翠,多么地莹洁,多么地精巧呀!我喜欢你,是因为你美、你...

2023-12-20 #经典句子

乡土散文:一叶知秋 丰收在望

乡土散文:一叶知秋 丰收在望

...彩缤纷的金色画廊……审阅:董柏年简评:一篇颂扬秋的散文诗,充分展现了美轮美奂的诗画田园。终审:严景新作者:周传利,中华诗文名家,中国当代诗人、作家,国际诗歌认证诗人,周传利(陕西石泉人)代表作《我爱你...

2024-01-13 #经典句子